編制里“你以為的”熱崗,VS“實際上的”熱崗,不然還是繞路吧

導讀當代年輕學生們的心態,總是忽高忽低的。有時候非常低落,就覺得自己啥啥不行,覺得考公考研那么多人,自己肯定排不上號,去當那個悲催分母...

當代年輕學生們的心態,總是忽高忽低的。有時候非常低落,就覺得自己啥啥不行,覺得考公考研那么多人,自己肯定排不上號,去當那個悲催分母干啥?

可一旦決定了要“入坑”,學生們就會一瞬間信心百倍,考研就一定要考個985,考公就一定要考個城市熱崗。這種志氣是值得贊揚的,但太頭鐵的后果,也是非常慘烈的。

編制里你以為的熱崗VS實際上的熱崗,相差甚遠

不難發現,為了讓自己能有動力努力,很多同學在考公前都會給自己“催眠”——只要能上岸,你就是朝九晚五的輕松摸魚人!這個謊言,我們似乎在哪里聽過。

在上大學之前,我們的老師似乎也用過同樣的套路——只要考上大學,你就是徹夜玩游戲都莫得事!結果呢?很多傻傻相信的同學到了大學畢業,又來考公了。

不過在考公這件事上,其實這句謊言也不算完全不對,因為確實有一些公務員崗位是比較輕松,能夠朝九晚五雙休保障的,但如果是一些熱門崗位,真的能做到嗎?

反正很多同學是信了,而后非常努力的考上了海事海關,本以為能從此過上摸魚快樂生活,結果實習還沒轉正,就聽到夢碎的聲音,這次學生可沒有老師可以責怪了。

海事海關有一個非常動聽的名字,叫做“冠軍”,只不過他有一個前綴,叫做“熬夜”。這一單位是出了名的工作三班倒,經常需要值夜班,而且是通宵值夜班,非常消耗身體。

而且如果學生非常爭氣,進入了一線執法崗位,雖然薪資上會比其他的海事海關崗位要高一些,但是工作也會更加辛苦,尤其是業務部門,在一些重要時期經常需要熬大夜。

除了海事海關外,還有一些熱崗是學生們想都別想能休息上的,比方說公檢法,檢察院相對來說會好一點,但如果是法院,現在基本上一周有一天不加班,就會感到無比幸福的地步。

此外,稅務局也和學生們想象中不同,社會地位自然非常高,因為掌控著國家的收入命脈,所以無論是薪資還是待遇都是非常可口的,但這樣的崗位,真的能夠輕松的下來嗎?

當然不能。體制內的稅務類崗位,有個非常時髦的別稱,叫做“內卷大軍”。而稅務局的內卷不只在體制之內,而是早在高考階段就開始卷了,詳情可參考財會類專業錄取分數。

高考之后,又是考研,同樣的,財經類研究生不僅錄取分數高,學費也非常高,從高考卷到考研再卷到考公,可以說莫有個985/211的學歷,基本上可以說是懸了。

當然,真正的卷還是體制內,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一群不是985本科,就是211碩士的競爭者中間坐著個普普通通的你,而大家一起爭取的,不過是一個稅務所的股長,你能接受嗎?

如果學生想輕松工作,那些體制內單位值得報考?

首當其沖就是檔案局,可以說熱崗有熱崗的好,冷門專業有冷門的香,不僅報考人數不多,而且入職之后的工作也少。不僅是檔案局,體制內其他檔案崗,比如法院里的檔案室也十分清閑。

但有時候比如說地區檔案政策出現變化時,可能就會下發時限任務,加班加點也要完成的情況。不過平時任務還是比較少的,這也是檔案局的缺點,就是工作比較枯燥。

其次就是政協,聽上去和政治有關,感覺十分高大上,以至于很多同學下意識認為政協的工作十分繁忙,因此選擇目標時直接將政協扔出了名單,但實際上政協還是比較輕松的。

政協最忙的時候其實也就是兩會期間了,不過也都是年輕學生們在忙,但有了資歷之后,雜碎的活就不用你來做了。像很多領導干部退休之前,都往政協跑,你覺得他們能是圖啥呢?

另外,像文聯、科協等單位也是比較清閑的,不過清閑對應的就是晉升難度肯定會增加,而且薪資方面肯定也不如一些熱門單位,畢竟績效標準在那里。

這就需要看同學們自己的需求了,大家在這件事上還是切忌想當然,還是要量力而行。畢竟體制單位一旦進去之后,基本上就是一輩子定性了,所以一定要選擇一個自己最能長久干的工作。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