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作業偷懶,媽媽一眼識破,原來是被一盤葡萄“出賣”了

導讀90后的家長對于學生的教育觀念一般都是平常心對待,不卷娃,家長以為這樣的方式會減少一些教育的焦慮,并且在學生上學之前,信誓旦旦的保證...

90后的家長對于學生的教育觀念一般都是平常心對待,不卷娃,家長以為這樣的方式會減少一些教育的焦慮,并且在學生上學之前,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能做到。

可是自從小學生走進校園,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開始,可能家長對輔導作業的歇斯底里與日俱增,有時候家長都會懷疑那個耐心的自己,怎么就會被學生寫作業這件事難倒了呢。

低年級的小學生們在寫作業之初都要經歷一段讓老師哭笑不得,讓家長心思急切的時間,因為沒有好的學習習慣,而這種習慣又不會輕易被培養起來,所以一寫作業,家里就容易出現雞飛狗跳的情景。

小學生寫作業偷懶,媽媽一眼識破,原來是被一盤葡萄“出賣”了

每當小學生背著書包放學到家,家長的噓寒問暖,就不會減少,尤其是家里有長輩的,更是對學生多一些溺愛的成分,等到學生收拾完了,開始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對于學生的要求都會盡量滿足。

有的家長知道自己不能打擾學生的學習,于是將瓜果零食都給學生準備好,擔心學生學習太累,還得反復囑托,然后才放心。

一位家長分享了自家孩子在寫作業時的經歷,平時孩子對待作業就容易有偷懶的態度,所以在寫作業的時候,媽媽會格外地提高警惕,以防學生偷懶作業,遲遲寫不完。

學生寫作業的時候不僅偷懶,而且要求還很多,想讓家長把吃食都準備好,媽媽為了讓學生盡快寫作業,于是就寫了一大串葡萄放在書桌上,學生還要求媽媽不要打擾自己。

家長一想,看來孩子真的對作業開始重視了,那自己就少操點心,把空間留給孩子,不會坐在孩子身旁,緊緊盯著他寫作業了。

俗話說,孩子靜悄悄,也許是在作妖,當家長再次推門進入學生的房間時,一眼就識破他寫作業偷懶了,孩子還想為自己狡辯,但桌上的那一盤葡萄出賣了他。

仔細看看每個葡萄粒上都被學生畫上了表情,也許學生覺得家長不會發現,于是邊寫作業邊玩耍,沒想到姜還是老的辣,媽媽的火眼金睛已經練得爐火純青,看來想在寫作業的時候偷懶還真容易被抓個正著。

學生寫作業時的那些小動作,家長可別輕視

小學生的這種偷懶行為,仔細想想還挺可愛的,但外人覺得學生挺有意思,家長卻苦在其中,因為學生一寫作業就偷懶,或者是拖延著不寫,這種習慣導致成績一直無法保障。

這也是很多家長想吐槽的一點,學生總在放學回來攤開作業本,但遲遲未下筆,不是鉛筆壞了,就是本子找不到了,還有一寫作業就頭疼,腳疼,手疼,或者是拿起筆就想上廁所的同學。

這些都是逃避作業的表現,學生想通過拖延時間來爭取不寫作業的機會,但是作業擺在那里,你寫或不寫,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學生在寫作業或者是平時學習的時候有這些多動的小習慣,家長和老師應該在適當的時間給予一定的約束,不然學生就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也溜號的現象。作業是對一天學習內容的總結,如果總是馬虎對待,敷衍了事,那學習的效果也會存在水分。

學生寫作業也有“拖延癥”,有什么好方法可嘗試?

可以先從學生的興趣著手,那些視作業為敵人的同學,不管家長怎么樣的苦口婆心都見不得會讓學生認真對待作業,所以還是得讓他們寫作業的時候感受到有興趣,那獎勵機制就是很好的前提。

小小的獎勵可以讓學生們的積極性增加,但是也不能以此為寫作業的標準,讓學生們認識到,寫作業是自己的事情,并不是家長的任務,我的學生在寫作業的時候,就像貪嘴的小朋友一樣,不擇精粗,甜咸雜進,亂寫一通。

家長可以制定規則或者與老師溝通,對于作業糊弄的同學,給予一定的懲戒,寫作業也是日常學習重要的一部分,不能插科打諢,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可能會有諸多的小動作,或者是不想寫作業的拖延,家長教育的時候也得注意態度。

筆者寄語:小學生自認為很機靈,實則小心思早就被家長看穿了,這就像在班級里搞小動作,老師能一眼捕捉到一樣,寫作業哪有那么多的投機取巧,既然逃避不了,那就認真對待吧。

今日話題:你家的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讓人發愁嗎?(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