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還被英語拖累,公平嗎?工科男因沒過四級,與國企擦肩而過

導讀理論上講,我們普通人學習知識就是為了找份好工作。但是學業階段的考試內容,其實本質上是一種“篩選”性質,而不是“培訓”。說句實在話,...

理論上講,我們普通人學習知識就是為了找份好工作。但是學業階段的考試內容,其實本質上是一種“篩選”性質,而不是“培訓”。

說句實在話,大多數畢業生都可能有這種感覺:上學時課本里學的東西,工作中很少能直接用到。舉個例子,雖然生活中處處都涉及物理、化學,可一般人不會為了搞清原理而苦讀吧。

可是在眾多學科之中,似乎唯獨英語經常飽受質疑。很多家長認為,學生又不從事翻譯工作,有必要深入學習嗎?我們先看看一位大學生的經歷。

“畢業還被英語拖累”,工科男因沒過四級,與國企擦肩而過

有位網友吐槽自己找工作的經歷,引起不少討論。他是一所一本院校的大學生,雖然不是985,但他所在的專業,可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因為自己的學習能力在學校內屬于不錯的水平,這位“工科男”在專業上非常自信。但是唯獨有個短板是一直沒有克服的,那就是英語能力。

高考時他的英語才80多分,這種情況下還考上一本;如果不是偏科嚴重,相信能進雙一流院校。進入高校以后,他認為這個階段重點是“術業有專攻”。

再加上性格里帶著一些叛逆,總是認為大學期間沒必要對英語要求這么高,所以根本沒有認真準備四級考試。想不到畢業面臨求職時,卻吃虧了。

某大型國企校招時,剛好自己的專業對口,相關的待遇和工作環境也很理想。本以為憑借他的實力,只要面試好好表現就沒有問題。

可復試時面試官發現他的簡歷中沒有標明“英語水平”,這才知道原來他沒有過四級。對方不耐煩地反問:你不清楚我們這里有基本的條件嗎,四級是必須過的。

后來連負責初試的人事員也因此被責備。最后結果可想而知,男生還是跟國企崗位擦肩而過了。這令他感到委屈和不解:上學時它是主科也罷,可畢業還要被英語拖累,公平嗎?

跟很多家長一樣,他認為自己所應聘的崗位是純粹的工科方向,幾乎跟外語不沾邊。自己在這個領域的能力足以勝任,為何一定要對英語四級作為必備條件。

大企業招聘要求英語能力,有其原因,只談“公平”不現實

這位男生的想法可以理解,就連鄭強教授也曾表示,把英語學科看得太重,相當于學生們把本可以用在其他層面的時間,花在學外語上。

這類工科生的崗位,一般不涉及學術論文和海外資料,有必要必須通過四級才能就職嗎?理論上確實不至于,但現實是,畢業生跟崗位的供需關系,決定著企業有高度的自主性。

我們跳出英語四級這個范圍,其實他所應聘的工作,甚至不一定非要“一本院校”的學生。問題是同時參加校招的人很多,大企業不愁招人,可以通過設置門檻來篩選更優秀的人。

包括面試官本身可能也十分清楚,這份工作并不需要外語能力。但是“通過四級”,對于本科層次的大學生,其實是最基本的學習目標。

只要在校期間認真準備,以大學生的能力來講,達到425分不是特別困難。所以很多企業會認為,本科生沒有過四級,基本上屬于態度的問題。

這可能意味著大學生進入高校以后,學習上變得懶散,沒有把拿到四級當成值得重視的目標。畢業生只講“公平”,在職場里很不現實。

忠言逆耳利于行,英語不好的同學,別輕易放棄

提及英語學科的必要性,總能看到一些家長喊著取消外語。不管你是否喜歡和認可,英語在考試里是不可能取消的。而且不管國企還是外企,比較好的崗位幾乎都對四六級有要求。

我們再研究一下重要考試的出題傾向,會發現對外語能力的靈活性會要求更高。如果你真的以為英語會逐漸降低地位,以后很可能吃虧。

對于英語成績差,學習有困難的同學,首先要降低對這門學科的排斥。然后慢慢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背單詞時多使用諧音的方式,學習難度會明顯降低。

【話題】你認為大企業招聘應該要求四六級嗎?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