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的駱駝比馬大,本科生月收入排名前10的職業,看完想換專業

導讀“剛畢業的同學不要只關注工資,有沒有前景才是更重要的”。想必不少畢業生在應聘時聽過這樣的話。尤其是踏實又聽話的80后,常在這樣的思維...

“剛畢業的同學不要只關注工資,有沒有前景才是更重要的”。想必不少畢業生在應聘時聽過這樣的話。尤其是踏實又聽話的80后,常在這樣的思維下學習和工作。

可是越來越多人發現,這句話本身聽起來沒問題,但現實中卻往往成為讓員工“只顧干活別談待遇”的套路。現在年輕人可不想聽這些空泛的承諾,工資才是最實在的。

本科生畢業半年后,月收入排名前10的職業

雖然評價一份職業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但待遇卻是最直接的差別,足以影響著大學生的選擇方向。隨著時代趨勢和外在條件的變化,各行各業的勢頭處在變化當中。

舉個很有趣的例子,不同時期的電視劇里就能看出哪些工作處在吃香的位置。回顧一下,從國企員工,到報社編輯、旅游公司業務員,再到房產推銷員,都在見證著這些變化。

而現在的題材中,主角不乏程序員、電競選手之類的職業。我們來看看知名機構統計的畢業生收入排名,就會明白這樣的安排很合理了。

排在榜首的是互聯網開發人員,畢業半年的平均待遇就能達到7587元。這樣的水平很多大學生工作數年也未必能達到,真是感覺“拖后腿”啊。

第二名是游戲策劃人員,或許很多家長想不到,原來專門研究“玩”也能獲得高薪。而且7520元的月薪只是個平均數,實際上在北京等一線城市,稍微優秀點的同學遠不止這個待遇。

當然,也有部分中小學生的家長認為,這類開發者、運營者的工作成果,可能是以引導學生花費更多時間玩手機為結果,不是很認可。

緊隨其后的是軟件工程師、程序員、大數據技術員等職業,平均月薪均超過7千元。其他只有銷售工程師和市場經理,勉強躋身前十名。詳細情況可見圖中表格。

“瘦的駱駝比馬大”,網友直言:看后想換專業

在過往的階段里,雖然有明顯強勢的行業,但通常只是拔尖狀態;其他職業也“百花齊放”。但是通過現在的畢業生收入排名來看,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同學卻“獨占鰲頭”。

工資前十名的職業里占了8個,難怪很多網友看完直言:想換專業。今年這個行業的名企也出現了縮減規模和降低福利的情況。

比如“鵝廠”已經分幾批進行減員,同時對外包的員工取消了免費工作餐。有些家長擔心這一行業“大勢已去”,但看完待遇就會明白什么叫“瘦的駱駝比馬大”。

即便在這種情況下,這類企業的校招依然有優秀的大學生爭相應聘。體制外不存在真正的“穩定”,既然如此許多大學生也想開了,不如先拿到高薪再說。

這類專業能夠長期保持報考熱度,確實有其中的道理。包括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郵等深受相關企業認可的高校,近年也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認可度。

相比之下,許多傳統工科的畢業生,在待遇的滿意度方面,似乎就有著云泥之別了。特別是土木工程、測繪等專業的同學,工作模式很辛苦,工資卻沒法比。

當前熱門的專業,很難保證未來十年也吃香,學生要謹慎選擇

看完這份榜單,可能很多同學和家長對于學習計算機類專業很感興趣。包括一些在校大學生,對目前的專業不滿意,也會考慮用課余時間學習其他方向。

需要提醒的是,當下火熱的專業,未來十年是什么情況很難說。就比如上面提到的“市場經理”,這是在筆者讀高中時非常吃香的職業。

那時做運營的思維在國內企業里剛剛起步,這類人才很稀缺,所以畢業生很容易找到機遇。當時“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等專業一度成為熱門。

但現在再看看招聘中,它們卻被視為最難就業的幾個專業之一,中小企業不會找畢業生直接做管理;大企業的這類崗位更輪不到普通同學。

所以選擇專業真的不能只看眼前的待遇標準,更重要的是判斷未來的趨勢,不然沒等自己畢業,可能就會發現對口的職業已經難有好發展。

【總結】選專業必須考慮以后的收入問題,同時預估幾年后的情況。但話又說回來,我們普通人很難確定到底哪個專業一定有潛力。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選自己喜歡的才不易后悔。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