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報名開始,高校的畢業生紛紛看好自己想要報考的崗位,想先一步報上名,然后就可以安心復習了。在當下千里挑一的就業環境中,學歷成了必要的準入門檻,有些不占優勢的同學,就想著在公考上尋找一些機會。
因為學歷的不同,名校畢業生和普通畢業生被分成了兩個陣營,在報考的時候,也會有部分崗位針對高學歷人才專項招錄的,每到高考開始的時候,都會有人會說考稅務,比較好上岸。
確實這樣的考試,招考名額非常多的就是稅務崗,當然說是上岸幾率大,但也得看一看報考的人數有多少,還得考慮崗位發展前景如何,適不適合擁有高學歷的名校畢業生。
稅務是公考的“高嶺之花”?過來人的看法很中肯
考公的盡頭是不是稅務崗呢,有人覺得是,也有一些家長在學生報考的時候通了別人的建議,覺得稅務是公考的“高嶺之花”?既好上岸又穩定,不報考就該吃虧了。
但是這樣的考試對于普通學生來說很適合,但對于名校的畢業生來說,合不合心意,也就只有過來人能道出實情了。
筆者一個很好的朋友,畢業于985高校,這所學校在他所在的城市排名是第一位的,但他在校期間所學的專業就業面比較狹窄:化學專業。不想從事教育行業的他,聽從了家長的建議,參加了公務員考試。
報的是稅務崗,在市中心工作,基層崗位,他這樣的男生還是比較少的,上崗以后他有時候會覺得有些孤獨,加上本人性格有些內向,和同事的關系也就不溫不火的。
工作的內容一開始他就有些抵觸,坐在柜臺每天面對大量的辦稅人員,有人能理解自己的話,準備好材料按步驟辦理,有些人明明材料不足辦理不了,結果反過來埋怨他沒說清楚,一言不合就投訴,很影響心情。
而讓他更想打退堂鼓的原因是收入自己還僅僅夠用,沒有對象家里安排相親,對方詢問了薪資之后,就沒了下文,所以他想再考一次,進更好的崗位,也想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學生們建議名校生遠離鐵軍,這樣的話可謂是一語中的。
為何建議名校生遠離鐵軍?
首先,工資待遇一般,和其他公務員崗位比起來,稅務崗位的人員如果在基礎崗工作,月薪也就3000左右,一位工作30年的退休員工透露,退休金每個月只有4000,這和其他公務員,比起來相差很多,現在部分地區小學教師的退休金都達到6000了。
其次,工作內容繁雜,去過稅務局辦事的人都知道,稍微大一些的地方,辦稅大廳通常都是人滿為患,十幾個崗位一起開工,一天下來,辦公人員都沒有多少閑時候。
而且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服務態度得端正,一言不合就有投訴,對自己的績效和考核就有影響,對于剛畢業的00后學生來說,有時候掙得真的是“窩囊費”。
然后,稅務基層崗流動性比較大,有些剛畢業的同學接受不了工作的強度和待遇條件,在崗時間不長就有重新考試的打算,如果有了更好的崗位,肯定是要追尋更有價值的,這對于名校畢業生來說,也許更能發揮自己的才干。
最后,上升渠道比較窄,每年都有新的畢業生進入,因為稅務是“招考大戶”,2023年國考開始報名以后,某地稅務“一級行政執法員”的崗位報名幾千人,之前類似的崗位還有萬人報考的記錄,原因就是報考的門檻低。
名校的畢業生想一想,如果自己和那些專科生同臺競技,最終上岸了,但是干了很多年,依然在崗位晉升上看不到希望,這樣的選擇是否會后悔呢?
所以說,在稅務這種“鐵軍”的崗位上,考名校的學生,畢業后可以將報考的目標放得長遠一些,選擇另外的崗位也許發展會有更大的好處,穩定是穩定,但是也只能是滿足溫飽,個人發展還是應該有大志向。
寫在最后:過來人的建議也許不全對,但有一定的道理,算是十分中肯的,按照如今畢業生進稅務崗的發展現狀來看,名校生還是得慎重考慮。
畢業生們可以多參考一些學長學姐的發展建議,在公考的準備過程中,多對比崗位的發展前景,能未雨綢繆的同學,也許上岸之后發展得更順風順水。
今日話題:你覺得公考報考稅務局怎么樣?(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