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學生的“反向奢侈”,一改往日攀比之風,紛紛炫耀戰績成果

導讀#頭條創作挑戰賽#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句老話說得好“成由勤儉敗由奢”,奢侈浪費是失敗額原因之一。朱柏廬的《治家格言》中說...

#頭條創作挑戰賽#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句老話說得好“成由勤儉敗由奢”,奢侈浪費是失敗額原因之一。朱柏廬的《治家格言》中說到“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家庭環境逐漸優越起來,家長們對學生寵愛,讓學生們早已不知道什么是節儉了,于是開始大手大腳,逐漸的產生不良現象。

攀比之風是學生群體中最常見的現象,這也讓家長和老師很是頭疼。其實這種情況無非是環境影響的,一個是家庭環境的影響,一個是身邊同學的影響。

學生群體中的“攀比之風”

攀比之風非常常見,中學階段就已經有了體現。學生們在上學的同時,還會炫耀自己穿的鞋子,如果誰穿了一雙幾千元的網紅鞋,就會成為大家關注的中心,會被很多身邊的同學羨慕,于是產生優越感。

而那些產生羨慕之心的同學,為了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或者是為了讓自己也融入這樣的群體之中,也要求自己的家長給自己買這樣的鞋子。

如果家長不給買,學生就會非常的生氣,覺得這么點要求 就不能滿足?其實學生完全沒有考慮到家里的情況,有的學生之所以能賣那么貴的東西,或許是因為家庭環境殷實。而大部分家庭僅僅是普通家庭,家長每個月也僅僅能賺幾千元而已。

在大學校園里攀比之風就更加尋常了,因為學生們來自五湖四海,總有一些家庭條件很好的學生,穿的衣服用的用品看起來就很昂貴,身邊就會有一些學生也去追求這種品質生活,了能在月初就將生活費花光了然后在跟家里要錢。

這種攀比之風是非常不健康的,但是要將學生的思想擺正,卻不是那么簡單的,需要從學生的內心入手,家長和學校雙管齊下,可是如今學生們的“攀比之風”卻來了個大反轉。

00后大學生的“反向奢侈”,一改往日攀比之風,紛紛炫耀戰績成果

很多人說00后是嬌生慣養的一代,是溫室里的花朵,能吃什么苦,但是事實證明,一代更比一代強,在他們眼中“反響奢侈”似乎更有趣味一些。

當家長們還在擔心學生會亂花錢的時候,學生們已經脫離了“低級趣味”,而進入了另一個層面。如今學生們以買的便宜經濟實惠為主。

比如現在的學生們覺得如果自己買的東西比別人便宜,會顯得自己更加聰明。其實他們并不覺得這樣的生活有多么艱難,反而從中找到了樂趣,同學們之間互相分享省錢的妙招,甚至更有同學說:是有開出15元的優惠券比殺了我還難受。

為什么學生們開啟了反向攀比的時代呢?一方面是清楚地知道,家長賺錢辛苦,自己也是看在眼里,希望能幫家長減輕負擔。

另一方面,其實家長給學生的零花錢已經不少了,1500-2000是非常普遍的價格,但是學校的食堂,超市的物價并不低,如果學生們不控制自己的開銷,這些也僅僅夠滿足基本生活的,如果花超了跟家長要,家長還會說學生亂花錢,其實是真的不夠用,學生只能節儉。

但是學生也不是方方面面都節儉,而是在該省的地方省,在該花錢的地方花錢所以他們的消費變得更加理智了。

他們內心有了不同 的追求,這種追求節儉的過程讓他們覺得快樂,同寢室的學生還會發生競爭,因此,他們的內心是非常充實的。

在結束之后,他們還會互相分享自己的戰果,可見當今的大學生是非常可愛的。這種情況在女生的宿舍中更加常見一些,仿佛已經看見了幾十年后,他們四處領雞蛋的樣子。

寫在最后:

勤儉節約的美德看起來很辛苦,卻被00后大學生們變成了一種樂趣,這種樂趣是值得傳承的,也希望以后的大學生,都能做到“反向奢侈”。

但是如果學生想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也是可以的,只要家庭條件允許就行,不要因為自己的虛榮心,讓家長辛苦。

話題文章分享就到這里,明天的內容更加精彩紛呈

歡迎大家積極轉發、收藏 ,筆者在此表示感謝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