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學才知道,為什么能參加高考就不走單招,幸好當初沒選錯

導讀高三學子的努力,就是為了在數月之后的高考中綻放,不過,相比于每日在學校苦哈哈的學習,也有學生選擇了“逃避”,通過快速通道達成自己的...

高三學子的努力,就是為了在數月之后的高考中綻放,不過,相比于每日在學校苦哈哈的學習,也有學生選擇了“逃避”,通過快速通道達成自己的目的。

人生的岔路口總有選擇,就例如參加高考還是走單招這件事,有些人做錯了選擇會捶胸頓足,但選對的人也常常會偷著樂。面對這個抉擇,你又會怎樣做決定?

上了大學才知道,為什么能參加高考就不走單招,幸好當初沒選錯!

相信不少學生的第一反應都是:走單招算了,畢竟高中階段的尖子生只占少數,看看本科生和專科生的比重對比就知道了,不少學生的成績一般,考大學也不樂觀。

而且單招的題據說都是一些基本的題,比如:做人的基本道德有哪些?A、誠信B、愛國C、友善D、虛偽,雖然是個“多選題”,但明眼人都知道該選什么,這就是部分院校會出給學生們的題,簡單到了極致,考600多分的單招生才會比比皆是。

江蘇學生小李表示,自己在高中的時候也被老師勸去單招,因為在老師的口中,班上沒幾個孩子能考上本科,小李也被說動了,回家問家長,但家長不同意,說必須高考,所以這才堅持到底了。

但結果卻沒有像老師說的一樣,班上有13個同學都考上了本科,他考上了一本,當時不知道為什么老師會勸自己班上的學生走單招,后來小李上了大學才知道,為什么能參加高考就不走單招,原來部分單招院校還會和老師聯手“變相招生”,幸好當初沒選錯。

還有人表示,自己上高中的時候也差點走了單招,但是后來好好學習,比剛上高三的時候多考了100分,成功上了自己喜歡的大學,所以說,這才是能參加高考就不走單招的意義,而二者之間的區別,又不止這么點。

其實,選擇走單招的學生,很少有上本科的機會,而考上單招專科,和參加高考又差不多,所以沒必要嘗試試錯率小的單招,關鍵是機會也有限,考不上自己報考的學校,還是要參加高考。

而且參加單招的學生離校時間長,容易脫離學校的學習氛圍,放一個超長暑假,未必是什么好事,開學后也不一定能適應新的大學生活,容易和同齡人脫節,所以選擇參加單招的學生也要好好考慮。

什么樣的學生適合走單招?資深班主任總結出三類

在學校待不下去,總是想著逃課的學生

上高中的時候真的有這樣的同學,課上不聽課,除了睡覺就是發呆,再就是總是想辦法請假不上課,可以說這樣的學生是自己放棄自己了,所以也沒有必要在學校待下去了。

自己不學習,還影響別人的學生

有些學生提起學習就頭痛,除了學習以外做什么都行,掃雪、打掃衛生、做勞動,樣樣精通,但就是不學習,上課還總是喜歡捅咕前后桌一起不學,那這樣的學生也適合走單招。

成績在300分以下,即便是考大學,也考不上好專科的學生。

可能再“掙扎”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很大的進步了,所以還是要適當地“放手”,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學校。

當然,說了這么多,還是確定自己一定要走單招的學生要明白,據過來人透露,單招生在大學期間可能會經歷很多挑戰,希望學生們勇敢面對。

部分大專院校存在“鄙視鏈”,走單招的學生需面對考驗

有些學校會將走單招的學生單獨編班,雖然大家共處在一個學校,但是之間的差距,和同齡人異樣的眼光,還是會讓單招生不自覺的低下頭來,所以心靈上的折磨需要學生去克服。

再就是有些單招生在參加活動、評選獎項的時候,可能會面臨更多質疑,這肯定是不對的,但是在大多數人眼里,要不是成績太差,是不會走單招的,在想當然的情況下,單招生會經受更大的壓力,這種“歧視”看不見摸不著,卻很扎心,學生們要有心理準備。

寫在最后:其實,大家都是學生,本就沒有什么高低貴賤之分,但不排除一些規則或是現象,使得學生們不得不重視自己的學歷出身,但也有好處,這也使得學生們有了向前的動力,希望學生們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吧。

今日話題:你覺得高考和走單招,哪個更好?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