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發展到現在,老師的工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學校里,老師是課堂的主導者,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不會照本宣科,對學生嚴慈相濟的老師,會更受家長信任。
以前都說嚴師出高徒,老師在管理班級的時候越有方法,學生的學習習慣就越好,成績自然受習慣的影響,逐漸呈現上升的趨勢,只是現在,有時候老師管得太嚴,家長就要來插手。
雖說家長不是什么教育家,對于學生的教育方法根本和老師不能相比,但學生是家長的心頭肉,老師管得嚴格,家長就要跟著心疼,不認為老師治理有方,反而多半時候站在學生分角度,一起吐槽老師,以至于很多老師在管理學生的時候畏首畏尾,生怕管理不當,家長反手就是一個投訴。
數學老師被家長投訴,原因竟是老師太有責任心?
學校賦予了家長監督老師工作的權利,但老師卻不能硬性要求家長做什么事情,學生犯了錯誤,不能體罰,教育的言語也不能過激,甚至老師發火都會對學生心理造成傷害。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學生的心變得如此脆弱,老師想管理,又擔心家長找上門來,一位來自廣東的老師,就分享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讓人看后感到很無語。
事情是這樣的:這位數學老師在課上的時候發現一位同學做題出現了錯誤,這樣的題目學生已經做了3遍,并且每一遍都之后老師都講解,但每次做都錯,于是老師和這位學生說,如果再錯第4遍,就抄寫100遍中學生守則。
對于這樣的警示一般學生想的都是下一次不能錯了,還是把題目搞清楚吧,但是這位同學也許是覺得老師的態度太嚴肅了,在這道題上自己產生了挫敗感,于是回家之后哭了一個晚上。
家長知道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之后,直接質問老師:為什么要罰我仔抄100遍中學生守則?老師趕忙解釋自己并沒有真的罰寫,而是半開玩笑說的,當時學生們只當是玩笑,這個學生當時也笑得很開心。
聽了老師的解釋,家長非但沒理解,反而認為老師這種說法是恐嚇,于是直接給老師投訴了,上過學的同學都應該聽過老師經常氣急敗壞地和學生說“再犯就抄一百遍”這樣的話,是氣話,但也有玩笑的成分。
這位老師可以說是很有責任心了,其實這樣一道題,如果其他同學都會了,只有幾個學生講幾遍都不會,老師有可能就放棄了,這位數學老師被家長投訴,難道原因竟是老師太有責任心?
網友看后站老師:如今的家長,“玻璃心”太重
很多看后要站老師,本身學生已經是中學生了,心理承受能力應該增強了,老師的搬出“罰寫”這樣的話,多半的意思就是提醒學生,下次再做的時候用心點。
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有的同學講一遍就會了,有的同學老師講的時候就是不聽,連著錯好多遍,老師難道還要一對一輔導嗎?如果是這樣,家長倒是愿意,學生就得嘲笑這種學生的智商了。
現在的家長,倒是有一點很相似,那就是無論什么時候,都要給學生底氣,哪怕是和老師對著干,所以也被稱為“玻璃心”太重,學生的問題不從學生本身教育,反而要去責怪老師的方法不行。
把學生交給學校,老師的安排就要全盤接受嗎?
學生入校學習,首先家長要幫助學生學會的是,要以老師為主導,對于老師的安排,盡量按照要求去做,如果有什么異議,多和老師溝通,別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使用投訴權利,老師心寒,學生的學習也受影響。
如果家長把老師的一片好心看錯,那就會影響老師和家長之間的關系,老師的安排不一定要全盤接受,但是拒絕也得用對方法,還有一點就是適當地讓自家孩子吃一點學習的苦,別太過溺愛,遇到什么事先開導學生,別急著找老師的麻煩,讓學生適當地鍛煉一下抗壓能力也是好的。
筆者寄語:根據學生年級的不同,家長面對學生的情緒問題時,也應該有不同的應對方法,低年級的學生多一些關愛和引導,高年級的同學則要關注心理的變化,與老師產生分歧,先溝通,再決定怎么解決。
今日話題:你覺得這位家長的投訴有道理嗎?(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