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長眼里,小學生的一言一行里都充滿了童真和幼稚,但其實站在小學生的角度,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處世準則,看似無厘頭,但是卻有著成年人羨慕不來的勇氣。
比如對待友情的消逝,成年人往往會選擇漸行漸遠,而小學生卻愿意開誠布公,告訴你離開的理由,但往往吵得越大聲,越是在挽留,所以小學生的“絕交書”里,看似不留情面,卻處處留有余地,真的是被他們可愛到了。
小學生“絕交書”火了,看似不留情面卻處處留有余地,被可愛到了
可愛的“占有欲”
小學生時候交朋友,好像最在意的事情就是,我把你當成我最好的朋友,而你卻沒有把我當成最好的朋友,這個在學生時代里,是絕對不能出現的。
可能這就是小學生之間最可愛的“占有欲”,大概是因為那個時候,學生的世界很小,家長、朋友就是學生的全部,所以才會如此在意吧。
看似不留情面,其實處處留有余地
這兩位同學的絕交書,真的是既認真又正式,不僅找了“公證人”,還按上了手印,儀式感真的是拉滿了,看這個架勢,感覺這兩位同學可能真的是要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了。
但是看到最后,真的是被這兩位同學可愛到了,原來還有一個備注:誰先說話誰學狗叫,誰的看上去不留情面,其實處處留有余地,估計用不了兩天,兩個人早就把什么“絕交書”拋之腦后了。
怎么好事都讓你占了?
看完這位同學的絕交書,感覺真的是個“心機boy”,看上去是絕交信,但是怎么感覺夾帶私貨呢,到你就是結婚、上大學,到人家就是葬禮、進監獄,怎么好事都讓你占了。
怪不得人家對方不愿意簽字呢,就這個絕交書,估計誰看到了都得合計合計,但有時候越是這種吵吵的聲音很大的,其實越是不想絕交的,估計沒簽字大概就是和好了。
家長也難逃被“絕交”的命運
可能在小學生的眼里,絕交不是一個行為,而是一個態度,家長做了讓自己不開心的事,也可以“絕交”一下,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
“什么愛與希望都拉倒吧”,也不知道學生是從哪里學到這句話,估計當家長的看到了,也胡忍俊不禁,想不反思自己也不好意思了。
你變了,你不是當初的你了
成年人的絕交總是漸行漸遠,而小學生的絕交總是愿意把話說得明明白白,讓你知道原因,但說出原因的時候,估計不是真的想絕交,而是因為想讓變了的朋友回到從前。
雖然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看待小學生的這些“絕交書”,可能會覺得幼稚,但是對于小學生自己而言,寫下這些的時候,一定就是內心最真實的情緒吧。
小學生之間發生了矛盾,家長要不要干預?
學生的心里總是藏不住事的,一旦和同學發生了一點小矛盾,回到家總是能一眼就被家長發現,但當家長發現學生和同學發生了矛盾之后,該不該進行干預呢?
面對這樣的事,家長可以干預,但絕對不是幫助學生去解決矛盾,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解決矛盾,如果學生愿意和家長分享,家長可以聽一聽過程,指出問題所在。
如果是自家學生的問題,家長可以鼓勵學生向同學道歉,如果是對方錯了,家長也可以告訴,應該如何和同學相處,幫助學生分析如何化解矛盾等等。
而且,很多時候,雖然說是“絕交”,但是卻沒有家長想得那么夸張,今天可能還發誓再也不會說話,明天就煙消云散和好如初了,小學生的眼里的永遠并沒有大人想象中那么長。
面對學生的矛盾,最忌諱的其實就是兩個學生沒當回事,家長卻認真了,家長一旦認真,很可能就會面臨一個尷尬的處境,就是家長老死不相往來,學生卻和好如初,這樣一想,是不是就覺得真的沒有必要了?
筆者寄語:
回顧自己的小學階段,其實可能也上演過類似的情形,所以家長如果真的發現了學生有這樣的行為,其實真的不必放在心上,順其自然,學生們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你放手了,學生的這份能力才能激發出來。
話題討論: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或者你見過自己學生寫過絕交書嗎?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