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穿!見習民警通過微表情拆穿偷車賊謊言

導讀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王冰涵 記者 曹德偉)盜竊嫌疑人謊稱自己也是受害者,仍處于見習期的心理學專業民警利用在校期間所學的“測謊”知識...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王冰涵 記者 曹德偉)盜竊嫌疑人謊稱自己也是受害者,仍處于見習期的心理學專業民警利用在校期間所學的“測謊”知識,準確識別出嫌疑人一系列微表情和肢體動作背后不可告人的“秘密,成功破獲一起案值近10萬元的系列盜竊叉車案。

“當時是接到報案,有人說自己工程上用的叉車被盜,經過我們前期走訪調查,找到的關鍵證人就是賈某。”鎮江市公安局潤州分局蔣喬派出所見習民警朱俊廉回憶道,他是今年9月鎮江市公安系統招錄的76名新警之一。他本科畢業于河南警察學院,研究生就讀于甘肅政法大學的“犯罪心理測試技術”專業。

據了解,該起案件發生在10月7日,接到報警后,朱俊廉便迅速展開走訪調查。考慮到被盜叉車目標較大,嫌疑人遲早要銷贓變現,朱俊廉就從銷贓渠道著手。很快,他就發現一名流動汽修工賈某正在出售被盜叉車。

賈某聲稱這輛叉車是在路邊以兩萬多元收來的,賣車人約40歲,身穿迷彩雨衣,還稱此前自己也在高速公路邊收過兩臺叉車。可正是賈某的這段話,讓朱俊廉產生了懷疑。“他總是主動出去接活,而且在接活過程中,有人恰巧說要賣叉車,這是違背常理的。”

△朱俊廉

朱俊廉隨后向賈某詢問了更多的收車細節,并習慣性地觀察他說話時的神情和小動作,結合研究生期間專攻的“犯罪心理測試技術”,他敏銳地意識到賈某在說謊:其供述內容與日常生活經驗不符,屬于小概率事件;供述的“副語言”多次出現“可能”“大概”,聲音微顫;肢體語言常為低頭扣胸,眼神躲閃,回答問題反應時間過長等……再結合其他證據證言,朱俊廉基本研判出賈某就是盜竊銷贓者。鐵證擺在面前,賈某的心理防線終于崩潰,他如實交代了自己多次趁凌晨盜竊叉車的犯罪事實,案值近10萬元。目前,贓車已退還受害人,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

(通訊員供圖)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