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波音公司發布的公告,一架美國軍方X-37B無人航天飛行器于近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著陸,這是該系列飛行器第六次執行飛行任務(OVT-6)。它于兩年前發射升空,在軌飛行908天,打破了2017年OTV-5的780天在軌飛行紀錄。波音太空與發射高級副總裁吉姆奇爾頓聲稱“X-37B為我們國家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快速測試和整合新空間技術的能力”,贊美之詞溢于言表。
▲著落的X-37B
對于該項目,外界普遍認為這就是美國宇航局退役航天飛機的縮小版,從外形來看確實如出一轍,但體型卻要小得多,長度只有8.8米,高度2.9米,整體大小只有航天飛機的四分之一。不過雖體型變小,但對美軍方意義卻更為重要,對于這次長達九百多天的在軌飛行,美方強調主要是在進行各類在軌實驗,似乎與軍事用途無關,但如果細品實驗內容以及六次任務,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 X-37B核心用途就是軍用
從相關信息來看,OTV-6主要任務之一是測試海軍研究實驗室光伏射頻天線模塊。該實驗試圖利用大氣層外的太陽射線,通過射頻微波能量形式將電力傳輸到目標,從而實現大氣層外發電及電力無線傳輸。
▲光伏射頻天線模塊
據了解,早在2018年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曾與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就該項目簽訂了一份價值超過1億美元的合同,在經過數年研發后,終于推出了一塊12英寸能夠將陽光轉換為射頻微波的“光伏射頻天線模塊”,并將其搭載到了X-37B之上。在這種傳輸模式下,整體損耗只有5%左右,且不受天氣等客觀因素影響,適用范圍廣泛,而正是由于適用范圍廣泛為美軍提供了機會。
去年底,美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向一家總部位于西雅圖的初創公司投資22.5萬美元,雖投資額度不算高,但投資項目卻耐人尋味,據了解這家名為Electric Sky的初創公司正在著手研發一款用于飛行中無人機搭載的無線電充電器,項目若最終成功將使無人機在任何氣象條件下都能接受千瓦級的無線電能傳輸。
▲美國無人機水平世界領先
若將X-37B測試的“光伏射頻天線模塊”與無人機充電結合起來,無人機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飛行將不再是設想,到那時,在某些關鍵區域或者說在全球各熱點區域恐怕都會見到美軍無人機無死角的監視與飛行,這性價比可比偵查衛星劃算的多,效率也要比傳統偵察衛星高得多,屆時世界各地還會有秘密可言嗎?
其次,X-37B或是一款太空戰機。去年6月,日本NHK電視臺爆料,日本技術文件處理公司負責人宮坂和夫因涉嫌向俄羅斯泄漏機密遭到拘留。從報道來看,宮坂和夫向俄羅斯商務代表處提供了與美軍X-37B技術有關的材料。而就在宮坂和夫被拘留前不到一個月,俄羅斯軍工企業“金剛石-安泰”公司總經理揚·諾維科夫曾對外強調,X-37B實質是一款太空戰機,預計最多可攜帶6枚核彈頭,且2025年前后美軍將擁有8架該系列戰機。
▲組裝中的X-37B
理論上,憑借著X-37B的載荷,完全有能力搭載戰術核彈頭,只是搭載的多與少而已,試想作為一款在低軌道可以以年為單位計算的軌道飛行器,還攜帶著核彈頭,這對于中俄任何一方都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隨著部署數量的增加,這種威脅程度與日俱增,并且遠超現階段任何一款戰略武器。這不正是美軍所夢寐以求希望獲得的戰略優勢嗎?
2.別人有的我們也要有
取得優勢自然是美方的設想,但這種美夢卻很難成真,因為美軍有的我們有,美軍發展的新裝備我們也在發展,且從披露的相關信息來看,進度并不比美國慢多少。今年8月5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一型可重復使用的試驗航天器,這款試驗航天器從字面上理解與X-37B屬于同一類型,同屬可重復使用航天器,只不過由于“過于先進,不便展示”。
▲編號為53357的試驗航天器
從各方猜測來看,這款航天器外形、體積或比X-37B略大,但整體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并且這也是一款無人可重復使用的航天器。據n2yo衛星跟蹤網站數據顯示,這艘編號為53357的試驗航天器從8月5日發射至今,一直在一個遠地點為391公里、近地點為243公里的近地軌道上,以7.69km/s的高速飛行,且這種飛行一直保持至今已超三個月,未沒有返回跡象。這種長航時飛行能力,不正是X-37B引以為傲的關鍵嗎?只不過如今中國的航天器也能做到。
試想,飛行器我們都已有了重大突破,至于結合飛行器所希望實現的軍事目的我們還實現不了嗎?屆時,美國所妄圖實現的戰略威脅,在同等裝備水平之下又能威脅的了誰呢?雖然我們倡導和平利用太空資源,但面對威脅我們豈能熟視無睹?這是底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