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班牙媒體近日報道,記者卡洛斯·曼努埃爾·桑切斯在大報《阿貝賽報》發表文章《北京征服西方的文化變革》,指出中國將要在未來“征服西方”了,但依靠的不是硬實力,不是在全球部署軍力搞征服,而是其他更容易被他國民眾接受的東西,具體來說就是軟實力。這位歐洲記者認為,中國很清楚如果想成為一個全球大國,首先必須輸出它的生活方式,軟實力。
中國渴望被世界喜愛。近些年來,中國每年都投入大筆資金用于提升軟實力,試圖讓全球愛上它的文化和它對世界的看法。如果中國想成為一個全球大國,這是必須的。2008年中國舉辦了夏季奧運會,2012舉辦世博會,從那以來中國加大了努力。十年后的今天,軟實力已成為中國社會的重要主題之一。可以說,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那樣在“征服人心”方面如此投入,甚至美國都比不上它。
二戰后的美國曾展開過史無前例的文化攻勢。歐洲人開始受其影響盡情聽美國的搖滾樂,吃美國漢堡喝美國可樂,美國的領導地位由此不斷鞏固。中國是否也會讓西方人逐漸喜歡上太極拳、在希音購物或愛吃包子?軟實力可以讓中國世界觀為人所知。中國加強軟實力的另一大支柱是“一帶一路”倡議,該倡議掀起了中國的對外投資風潮,尤其是在非洲和拉美。其中許多投資位于戰略要地,例如擁有稀有礦產的礦床,這滿足了中國工業對原材料的需求。
同時,中國也為公路、鐵路、發電廠和電信網絡提供資金,派出龐大的基礎建設隊伍,這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無疑是久旱逢甘霖。非洲經濟穩步增長,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中國的資本和結束。中國的投資強勢而果斷地進入非洲,非洲經濟因此受益,這使得中國在非洲享有盛譽。對于非洲人來說,在疫情期間美國和歐洲只顧著為自己的藥品專利而戰,而中國卻在分發口罩和疫苗。
中國的短視頻平臺“TikTok”在全球擁有15億用戶,Z世代更喜歡它而不是谷歌。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偉大科幻作品得到了全球無數年輕人的喜愛。這兩者都有助于人們增加對中國的積極看法。中國航天員和空間站出現在第三世界國家學校的海報上,正如曾經的美國登月讓許多孩子都夢想成為宇航員一樣。文/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