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大會議上,中俄等國欲給美國“立規矩”,要求約束外空軍備競賽

導讀航天技術作為大國實力的象征,從誕生之日起就自帶“競爭”屬性,而隨著航天技術愈發成熟,以及各大國之間軍事實力差距逐漸縮小的現狀,以美...

航天技術作為大國實力的象征,從誕生之日起就自帶“競爭”屬性,而隨著航天技術愈發成熟,以及各大國之間軍事實力差距逐漸縮小的現狀,以美國為首的老牌發達國家動起了推動外空軍事化的念頭,企圖利用技術、資金等優勢,發展外空軍備建立起對其他國家的外空軍事威懾。

顯然基于“太空資源屬于全人類共有”的理論,美國等國家的做法既不道德,也對其他國家構成了巨大威脅,所以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狀況,7國在聯合國提出一項,要給美國“立個規矩”。

據俄衛星社報道,日前在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會議上,俄駐聯合國代表團副團長沃龍佐夫表示,俄羅斯、白俄羅斯、尼加拉瓜、委內瑞拉、敘利亞、中國和朝鮮7國主張就建立有關防止外層空間軍備競賽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機制,盡快進行談判。

沃龍佐夫呼吁聯合國所有成員國趁早著手制定機制,保證不會在外層空間部署武器,也不對空間天體使用武力或者威脅對其使用武力,以保障外層空間能夠保持和平的環境,造福全世界的人類。

雖然沃龍佐夫沒有明著提到美國,但這一發言顯然就是針對美國發出的,這么說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國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確切有過在外層空間部署武器想法的國家,還提出過攻擊他國衛星的計劃。

另一方面,美國是世界上首個將衛星技術應用到戰爭的國家,這證明其有足夠的動機在外層空間部署武器,也有足夠的理由威脅對他國天體使用武力。

從事實來看,自里根提出“星球大戰”計劃后,美國在太空領域的研究就逐漸開始朝著戰場化和武器化的方向發展,試圖讓自己能在太空保持優勢地位。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美國可謂是煞費苦心,不僅加速了自己的衛星研究計劃,還試圖將衛星及衛星運載火箭升級為核熱推動的,以保證天體的續航能力。

到目前為止這一研究耗費了美國50多年的時間,因此美國也取得了一些成就,至少能夠支持其在一定距離內安全高效地使用這項技術。

不僅如此,美國還在不斷提出各種太空新戰略,就近年來說,美副總統哈里斯兼任了新開設的“國家太空委員會”主席,還發布了一份名為“美國太空優先事項框架”的文件,旨在突出在太空的戰略競爭,渲染其他國家的“威脅”,并強調維護美國在太空的主導地位。

從這份文件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美國試圖主導太空的目的,但這對世界其他國家是不可接受的,因為美前總統林登·約翰遜曾稱“主導了太空就相當于主導了世界”,雖然事實上不會有這么夸張,不過不可否認若美國主導了太空絕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各國不得不開始被迫競爭。

由此可見,美國確實極有可能帶來無休止的太空軍備競賽。

在太空技術軍事應用上,美國的行為就越發明顯了,雖然說其并沒有使用太空武器或者威脅使用,但美國將自己部署的星鏈所獲取的信息確確實實地投入到了俄烏沖突當中,這一項目的軍事化,已經無法掩飾了。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早在俄烏沖突初期,這一事實就初露倪端了,畢竟通信設施落后于俄羅斯甚至還遭到了破壞的烏克蘭,卻能屢次獲悉俄方高級指揮官的定位,這是非常值得懷疑的,那么作為烏克蘭背后的支持者,美國少不了受到懷疑。

況且隨著沖突的持續,美國政府和星鏈的老板馬斯克甚至直接承認了,星鏈確實被用于俄烏沖突中,不過其強調只是用于“民用”。

但事實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星鏈不僅僅只被用在民用用途上,否則烏克蘭獲取俄羅斯一些定位的事情難以解釋。

所以很明顯,美國在研究太空技術的過程中的確存在將其用在戰爭中的行為,那么對于美國會在外層空間部署太空武器的嫌疑就更大了,畢竟這些事情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維護美國自認為世界霸主地位。

正是考慮到這些問題,中俄等國為了避免美國出于這一目的在太空引起軍備競賽,或是做出威脅他國安全,才會呼吁盡快建立談判機制,限制其推動外層空間軍事化的目的。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聯合國需要對有關問題予以重視,負起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畢竟太空武器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