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來都是一個不講信譽的國家,自佩洛西竄臺之后,為了反制美國,中國暫停了與美國之間的氣候談判。
這可讓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里急了眼,在8月時,他就通過英媒表示,中國在全球氣候問題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美應當再次走到一起,而現在克里又再次喊話中國。
據觀察者網報道,當地時間10月25日,約翰·克里公開表示,中國必須同美國展開合作,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美國需要中國,中國應當重啟與美國的氣候談判。
但懂得都懂,約翰·克里的話只是引誘中國上鉤的圈套。
美國在應對氣候問題上毫無誠意,因為長期以來他們都只會“寬于律己嚴以待人”。他們要求別國控制碳排放,但自己卻絲毫不受限制,稱這樣做會“削弱美國的國際競爭力”。
但要是哪個國家不遵從美國的意志,美國就有充足的理由去批評甚至是號召其他盟友對相關國家采取懲罰措施。
在美國眼中,碳排放問題就是他們用來打壓別國的工具。他們在碳排放上的所謂合作,就是拿協議條款來限制其他國家的發展,尤其是廣大的發展中國家。
對于美國的險惡用心,中國早已看得一清二楚。
在約翰·克里呼吁中國重新和美國“走到一塊”之后,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已作出回應,表示美國不能代表整個世界,中國將在與其他國家的多邊合作中繼續為應對氣候變化而努力。
因此,在美國拿出足夠多的誠意之前,中國都沒必要響應克里的號召,中國只會按照自己的步伐來穩步推進減排事業。
事實上,在歐洲遭遇能源危機之后,歐洲國家的“底褲”也都漏了出來,他們并未認真對待減排事業。
丹麥政府違背承諾,宣布放棄“2025年碳中和”的目標;德國重啟多座火力發電廠,對碳排放計劃表視而不見;歐洲多國更是“重回中世紀”,開始大規模砍伐森林,把木柴當做燃料。
而這樣一來,歐洲上空的二氧化碳含量就會開始急劇增高,歐洲多國立下的碳排放計劃表成為了一紙空言。
對于歐洲環保事業的倒退情景,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發出了呼吁,表示歐洲國家應當盡快克服眼前的困難,重新走上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
事實上,歐美國家的雙標嘴臉早就引起了世界人民的不滿,他們在自己沒有發展困難的時候要求其他國家把碳排放問題放在首要位置,自己遇到了困難就第一個違背承諾。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中國是真正把減少碳排放當做重大事業來做的國家。放眼全世界,中國很可能是當前唯一認真對待氣候問題的簽約國。
近些年來,中國大力發展了各種清潔能源,我們的水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都已達到了世界領先位置。
這也使得很多國家看到了發展的機會,比如沙特阿拉伯等中東地區的國家,他們就正在考慮石油耗盡時或石油不再暢銷時的出路。
對于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沙特很清楚,他們不能再把所有的籌碼都放在石油上面,也不應該怪新能源奪了他們的飯碗,而是需要提前布局新能源,給自己找退路。
雖然沙特等國缺乏水能資源,但他們的太陽能資源卻異常豐厚。若沙特能建設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廠,那他們在今后還是可以靠輸出電力吃飯,繼續“躺著賺錢”。
與沙特一樣,越來越多的國家愿意同我國在氣候領域和新能源領域展開合作,中國在氣候問題上下的苦功夫也迎來了回報。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會因為中國做出的成績而選擇與中國展開真心實意的合作。在他們眼中,同中國合作一直都是一個“政治問題”。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只要中國愿意與美國在氣候問題上進行談判,美國便有了向中國要價的籌碼。他們可以通過假意的承諾,來換取中國真實的付出。
若中國不愿意同他們展開談判,美國便可以借機抹黑中國,稱中國“不負責任”,沒有盡到減排的義務。然后他們就可以號召其他國家來一同刁難中國,要中國立馬做出改變。
美國的目的,就是剝奪中國的發展權益。我們知道,美國一向是十分虛偽的,但凡美國向中國發出合作的要求,要么是想為中國設下圈套,要么就是想占中國的便宜。
至于中國想要合作的領域,美國就又是另一番嘴臉了。但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中國不可能按照美國的意愿辦事,為其所謂的霸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