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冬天來了,烏克蘭的難關也來了

導讀俄烏開戰以來,持續霸占著全球各大媒體的“熱搜榜”,媒體關注的焦點也隨著俄烏戰局的轉變而不斷轉變。近段時間,俄烏戰局最大的焦點就在于...

俄烏開戰以來,持續霸占著全球各大媒體的“熱搜榜”,媒體關注的焦點也隨著俄烏戰局的轉變而不斷轉變。近段時間,俄烏戰局最大的焦點就在于冬天即將來臨以及烏克蘭“臟彈”問題。

一、冬天來了,天氣冷,可能人心會更冷

昨天,澤連斯基在Telegram上發布的每日視頻講話中指出:“我們沒有權力放松,烏克蘭取得勝利尚有一段道路要走,而且這條路很艱難,要度過一個我國歷史上最艱難的冬季。”通過澤連斯基的言論我們其實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烏克蘭的情況不容樂觀,并且他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歷史上最艱難的冬天,其實在航天君看來主要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第一:俄羅斯不斷打擊之下,烏克蘭度過一個寒冷的冬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前期航天君撰文曾表示,自普京臨陣換將以后,俄羅斯軍隊的打法做出了很大的改變。俄軍特殊軍事行動初期很少打擊烏方的民用基礎設施,但隨著俄軍傷亡不斷增大,以及俄軍將領對于戰爭觀念的不斷轉變,如今打擊電力設施成為了俄軍的常規手段。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十月十八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宣稱,自十月十日以來,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各大城市的關鍵基礎設施展開了打擊,目前全烏百分之三十的發電廠被徹底摧毀。如今又有一個星期過去了,就有分析人士認為,很有可能烏方被摧毀的發電廠的規模變得更大了。

即使沒有發生戰爭,烏克蘭是否具備建造發電站的能力都有待商榷,更何況如今戰爭環境下,烏克蘭想要自己建設發電站更是難上加難。沒有電,對于民眾來說,最多是生活上的不便,但對于軍隊來說就很有可能會演變成:大型軍事設備難以啟用,后勤補給系統容易癱瘓,以及醫療設施無法正常使用。可以說打擊烏軍發電廠,俄羅斯成功地消耗了烏克蘭的戰爭潛力。

對于烏克蘭來說,冬天來臨帶來的另一個考驗是在喪失制空權的情況下,在一片白雪皚皚的平原下,俄羅斯的空天軍更容易發現烏克蘭的大型軍事設備,從現代戰爭的角度來看,發現及摧毀,因此可以預料后續烏克蘭軍隊作戰將會更加困難。

第二:在缺電的現實情況下,俄羅斯低成本的空襲,會進一步把烏克蘭的戰爭信心摧毀

俄軍現在采用自殺式無人機發動襲擊,讓打擊成本變得更低。相較于此前大規模使用戰斗機和武裝直升機進行打擊,現在的自殺式無人機攻擊就成了白菜價。綜合多國情報來看,俄羅斯使用的“天竺葵”-2無人機就是一個“貼牌貨”,使用成本更是據坊間傳聞僅有5萬美元。低成本且難以攔截,已經讓烏克蘭頗為頭疼。近期我們可以很頻繁地看到,烏克蘭全境拉響防空警報。我們暫不看打擊效果,單單每日不間斷的防空警報響起,就足以讓人“崩潰”。因此來看,相對于天氣的寒冷,如果烏克蘭民眾的心冷了會更為棘手。

二、國內人心冷了很麻煩,但歐美供應斷了會更麻煩

俄羅斯的打擊已經讓烏克蘭國內人心惶惶,而近段時間歐美各國對于俄烏戰爭態度的變化,更讓“司機”同志不寒而栗。航天君此前做了個形容,歐美國家又不是“許愿池里的王八”,烏克蘭想要什么,就能給安排什么。而如今,隨著冬天的來臨,能源供應問題更顯突出。是否繼續“支援”烏克蘭,已經成為了多國政府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在上個周末,維也納爆發了示威活動,民眾紛紛要求奧地利退出歐盟。根據記者的現場報道,雖然是下雨天,但還是有數百人參加了集會。在此次聚會中就有抗議人群表示,布魯塞爾的政策違背奧地利在安全和經濟領域的關鍵利益。集會參與者舉著寫有“奧地利始終中立”和“安全的邊界——安全的未來”的牌子。類似于奧地利這種抗議示威活動,在歐洲已經是比比皆是了。

昨天,數千名抗議者在德國東部舉行示威游行,反對聯邦政府在能源領域和應對烏克蘭危機方面的政策。而據媒體報道,此次示威共有七千多人參加。最大的抗議活動是在埃爾福特、馬格德堡和萊比錫等城市。最近一段時間,在嚴峻的能源形勢背景下,德國的抗議活動有所增加。周六,約有2萬人在柏林和其他幾個城市進行抗議游行,他們要求為低收入者提供有針對性的福利,凍結住房租金,引入財富稅,并擴大使用可再生能源,以擺脫煤炭和天然氣。

而除了德國以外,法國和意大利等諸多歐洲發達國家也發生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意大利熱那亞當地社會團體“自由廣場”在 Telegram頻道發布消息稱,熱那亞舉行了反對意大利對烏政策和反俄制裁的集會。集會在該市的中心廣場舉行,口號是"讓意大利擺脫美國和歐盟的統治"。抗議者打著俄羅斯、白俄羅斯和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旗幟走上街頭。此前,意大利多個城市舉行了反對政府對烏政策的集會。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在羅馬舉行,示威者抗議當局向基輔提供武器的政策和對俄羅斯的制裁,并要求解決因能源和食品價格大幅上漲而出現的問題。在維羅納也舉行了類似的集會。

此起彼伏的抗議聚會不一定能夠改變各國對于俄烏戰場的態度,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地道理歐洲的政客們也是懂得的。歐洲對于俄烏矛盾已經產生了不同意見,而美國國內也存在不同看法。《華盛頓觀察家報》評論員湯姆·羅根寫道,美國納稅人因沉重的援烏負擔而疲憊不堪。此前軍方也有人員認為,美國總統拜登劃撥的176億美元對烏軍援明顯限制了美國的自身庫存和戰備水平。而羅根更是強調,如果美國納稅人的數百億美元流向烏克蘭,我們就應該知道,拜登在這個國家有何目的。

俄烏打到今天,烏克蘭之所以可以撐下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澤連斯基的背后站著整個西方勢力群體。如果歐美真的斷供了,烏克蘭很有可能會迅速崩潰。接下來對于烏克蘭當局來說,除了要溫暖國內民眾以及軍隊的心,更要溫暖歐美“爸爸”的心。

三、如果烏克蘭真的有“臟彈”,并被公之于眾,烏方很有可能會成為棄子

除了冬天來臨,近段時間以來俄烏戰場另一個焦點就是“臟彈”問題。在談“臟彈”問題前,航天君先解釋一下,讓全球的緊張的“臟彈”到底是個啥。

通俗來講,臟彈是添加了大量放射性物質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雖然其直接殺傷力遠小于核武器,但是貽害無窮。傳統核武器依靠核裂變或核聚變產生的巨大沖擊波和高溫對目標進行殺傷和摧毀,雖然可以在短期內殺傷大量人員、摧毀大批建筑,不過由于其核反應十分充分,放射性物質在核彈爆炸后的殘留非常有限,因此持續影響反而并不大。而臟彈并不依靠核裂變或核聚變的威力,而是將放射性物質加入傳統炸彈之中,借助傳統炸藥爆炸的力度將放射性物質擴散。雖然臟彈在引爆時的殺傷力和普通炸藥無異,但是卻會將大量放射性物質拋射散布在空氣和土壤之中。一旦附近居民接觸到這些放射性物質,就可能患上包括癌癥在內的各種疾病。如果放射性物質落入土壤和水源中,還將給環境造成難以修復的破壞。由于這些放射性物質并未經過核反應,因此其有著極強的輻射和漫長的半衰期,會對爆炸點附近相當一大片地區產生核污染,影響可能持續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會消散。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臟彈造成的損失和殺傷并不比原子彈弱,甚至會比原子彈等讓人頭疼。

針對“臟彈”問題,俄羅斯目前已經向多國做出了提醒。俄英兩國總參謀長討論了基輔可能使用“臟彈”問題。此外,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在電話會談中向英國防務大臣本·華萊士轉達了對烏克蘭使用“臟彈”可能進行挑釁的擔憂。除了向英國強調外,俄羅斯還向美國、法國和土耳其等國通報了相關情況。俄羅斯十分重視,但面對“臟彈”問題,西方表現得卻有些“淡定”。

日前,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柯比表示,美國十分嚴肅地對待烏克蘭可能準備使用“臟彈”發起挑釁的情報,但暫時沒有發現證據。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10月24日在與美國防長和英國國防大臣會談之后發推文稱,北約不接受俄羅斯關于烏克蘭打算使用“臟彈”的說法,認為這可能導致局勢升級。此外,英美法三國于二十三日發布了聯合聲明,稱不相信俄羅斯對于烏克蘭可能使用臟彈的指控,還將俄方的警告視為“升級局勢的借口”。或許俄羅斯人認為烏克蘭使用“臟彈”是得到了“某些國家”的授意,所以西方各國才會如此淡定,在此種情況下,俄羅斯人的反應也是頗為直率,克里姆林宮也做出了表態:愛信不信。

從感性角度出發,我們誰都不愿意相信會有國家會制造“臟彈”并且使用,但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在寒冬來臨之際,在劣勢盡顯之時,被逼急的人,真的有可能會干出突破底線的事情。而更為重要的是,制造“臟彈”的門檻并不高,甚至一些極端組織都曾嘗試制作臟彈。我們都知道,烏克蘭在1994年宣布放棄核武器,不過作為前蘇聯的核心地區,烏克蘭仍然保留著相當豐富的核設施。當硬件具備條件以后,是否制作“臟彈”,就要看烏克蘭或者烏克蘭背后之人的“意思”啦。

除了軟硬件條件,近期俄羅斯不斷針對烏克蘭使用“臟彈”作出警告,航天君認為,俄方很有可能掌握了實質性的證據。據早前報道,俄羅斯國防部聲稱,其情報部門已經獲悉,烏克蘭政府正在命令基輔核研究所和位于第聶伯羅彼得洛夫斯克的采礦場加緊收集放射性物質以制造臟彈。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駐俄羅斯代表羅季翁·米羅什尼克也向媒體表示,“西方伙伴們”可能向烏克蘭運送或已經運送了低當量核武器。此外,如今大量新納粹主義分子、極端民族主義者在烏克蘭政府和軍隊活躍,他們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多位烏克蘭高官都被記者拍到其辦公室懸掛納粹分子畫像或者納粹符號的照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無法用常理來推斷烏克蘭的行動。因此,俄羅斯的警告并不像是空穴來風。

使用“臟彈”在航天君看來絕對是突破底線,如果烏克蘭真的走到了這一步,那么很有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更大規模的戰爭。如果局勢進一步失控,后果必然不堪設想。此前有媒體強調俄羅斯之所以還沒有完全公開烏克蘭制造“臟彈”的全部資料與證據,一方面是有可能是為了掩護潛伏人員,另一方面是還在不斷充實證據,要把此事辦成鐵案。但航天君認為,隨著局勢的進一步緊張,俄羅斯很有可能不會再“顧忌”,而且俄羅斯也要提防烏克蘭反咬一口。可以肯定,如果一旦俄方把實錘性的證據全部拿出來,烏克蘭必然會被全世界譴責。即使有國家或許知道“臟彈”事件的來龍去脈,但為了“政治正確”也必然會揣著明白裝糊涂。

冬天,援助,臟彈,三件事擺在澤連斯基的面前。冬天到來的腳步無法阻擋,援助能否到來自己說了不算,臟彈事件一旦被實錘肯定有人背鍋。烏克蘭在一系列極端性的操作下,已經把自己擺在了懸崖邊上。下一步,烏克蘭想要化被動為主動,澤連斯基或許會在“臟彈”問題上和俄羅斯踢皮球,因此俄羅斯一定要提防被人“潑臟水”。如果“臟水”潑成了,那么西方勢必會重演“布恰事件”的劇本。接下來針對“臟彈”,必然還會有更多故事發生,但我們更希望所有的故事都不要發生,讓世界盡快回復寧靜,回到和平的正軌之上!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