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國考”報名開啟!應、往屆均有擴招,這次是不是不用陪跑了?

導讀人口多,對于我們來說是件好事。比如說前一陣隔壁友好國很需要精神支持的時候,中國網友只是人人動了動小手指,什么滯銷的松子、咖啡豆,就...

人口多,對于我們來說是件好事。比如說前一陣隔壁友好國很需要精神支持的時候,中國網友只是人人動了動小手指,什么滯銷的松子、咖啡豆,就全空了。

每一句魔性的“來咯”之后,都是外國大使們震驚全家的表情。每到那時候,我們這群手速普通的中國學生,就會一邊惋惜著“又沒搶到”,一邊洋洋自得甩出吳京表情包。

“中國人,就是要搶。”

人口多是好事,可在如今疫情偶發的環境下,人口多了也有一些弊端,那就是崗位明顯不夠用。尤其是大家都向往的公務員,每年,考生們都在期待著國考擴招的消息。

23國考過招,往屆生崗位也有增多

公務員,無疑是當今環境下最穩定的工作,而很多學生決定備戰公務員,也是背水一戰,畢竟以現在的架勢,公務員考試如果不是一心一意準備個幾年,真是別想上岸了。

最恐怖的是,很多學生每年進步的程度,還趕不上報考人數的漲幅,那么每年的擴招,無疑是考公黨們的救命稻草。23年的國考消息也是令人振奮的,計劃招錄3.71萬人。

比起去年計劃招錄的人數,這次的國考增加了六千個左右的崗位,雖然大部分都是應屆份額,但也有不少屬于往屆生,讓更多因為就業受挫而浪子回頭的往屆生有了更多上岸機會。

因此對于應屆生們來說,機會真的要好好把握,雖然應屆和往屆一般不局限在畢業一年之內,但在求職中,大部分單位還是認定當年畢業的才是應屆生,會給予一些分數的福利。

但如果錯過了今年,丟失了應屆生的紅利,考公可就不會那么順利了。像考公隊伍中很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要么學生第一年就過了,要么就是好幾年都過不了。

不過在時代背景下,無論應屆生還是往屆生都要做好打硬仗的準備。另外,這次考試從十月二十五日八點,直到十一月三日十八點,都可以登錄官方渠道進行報名,不要錯過。

公務員招考方式有變動,23考公黨要注意

一般來說,考公畢竟是一門考試,所以大部分學生的重心都集中在如何通過這門考試身上,也就是更加重視國考的筆試和面試,在申論和行測上下功夫。

而公考這一點也是和考研比較相似的,如果通過了公考的筆試,才可以進入面試。筆試的成績決定面試的資格,面試的結果決定學生的能力是否符合研究生的要求。

但這一點如果照搬到考公上則不太適合,畢竟公務員和研究生不一樣,研究生對應的是學習,所以注重理論和理解更多,但公務員是一種工作,所以更應該注重實踐性。

因此,為了能讓更多更有經驗,更有能力的學生進入公務員團隊中,如今的公務員招考方式也將發生變化,國考筆試和面試的成績將不再是國考的主要標準。

公務員也開啟了“調任制”的流程,也就是讓鐵飯碗內的人才們互相流動。比方說公務員做到領導干部級別的可以向事業單位同位流動,當然,更多的是想向公務員流動。

如果是通過這種方法進入公務員體制的,可以免于激烈的考試角逐,也是給很多想要進入公務員,但一直恐懼于考試的學生一條新路子,可以通過基層積累的方式曲線到羅馬。

另外一個消息對于考公黨們來說并不算友好,那就是有傳言稱公務員即將迎來“編轉聘”。很多學生擔憂:好不容易考上公務員,如果趕上編轉聘了怎么辦,公務員到底還值得考不?

寫在最后

其實“公務員編轉聘”的確不算是危言聳聽,因為近年來部分原本是編制的單位確實逐漸被踢出了鐵飯碗,比如說法院書記員、大學老師和護士,新招的基本都沒有編制了。

而這些崗位編轉聘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調動團隊的工作積極性。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也是為了節約成本的需要,所以未來,可能還會有一些崗位被陸續踢出編制。

這可能就需要學生們審慎抉擇了,像一些比較冷偏,工作內容可替代性比較強的三不限崗位,學生們報考時就要留個心眼了,因為這一類崗位從性質上也是容易被踢出的。

而這類崗位恰好又因為不限專業,所以報考競爭十分激烈,很難上岸。因此往這個方向努力的學生真的要斟酌,花出的時間成本和風險比起來,哪一個更值得。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