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俄通社報道,俄羅斯國防部高級官員稱,烏克蘭意圖將“臟彈”投入到戰爭中并嫁禍給俄軍。
俄武裝司令基里洛夫中將表示,根據俄國防部掌握的具體信息,烏克蘭正在計劃使用“臟彈”來挑釁俄軍,俄外長拉夫羅夫也稱,聯合國安理會近期將就烏克蘭方面有意使用這類武器的事態進行討論。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則呼吁聯合國和西方對澤連斯基政府施壓,迫使其放棄使用“臟彈”,并表示如果基輔使用該類武器,將被俄方視為“恐怖主義活動”。
俄方消息人士還特別指出,基輔已安排相關企業和基輔核研究所作為該計劃的具體制造和實施單位,并強調目前這一計劃已進入最后階段。
對于俄方的指控,烏克蘭方面首先一口否認,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表示,烏方已經邀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專家前往烏克蘭核實俄方的指控。西方也對俄方的這種呼吁不屑一顧,紛紛將其視為莫斯科意圖使沖突升級的借口。
美國方面表態稱,拒絕俄羅斯升級戰爭的任何借口,美英法三國的聯合聲明中也表示,三國拒絕俄羅斯關于烏克蘭使用“臟彈”的虛假指控,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也表示北約成員國同樣拒絕該說法。
俄方指控烏克蘭使用“臟彈”,如果確有其事,那么俄烏沖突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并真的對全球安全都產生威脅了。首先,什么是“臟彈”?“臟彈”是一種放射性散布裝置,這是一種利用濃縮鈾等放射性物質與常規炸藥結合使用的輻射性武器。
與核武器不同的是,“臟彈”并不會通過核裂變爆炸來進行殺傷,其主要通過輻射來對敵人造成危害,比起動輒上萬噸當量的核武器,“臟彈”的制造難度并不大,其殺傷范圍可以壓縮到數百米范圍內。
總的來講,無論是作為戰略武器還是戰術武器,在當今全球各國軍隊核生化防衛體系健全的情況下,簡單的“臟彈”類武器是難以當做決定性武器的,其難以對戰役規模的地面部隊造成嚴重殺傷。
但問題是,這種武器一旦被投射到平民區,則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造成巨大災難,所以基本可以理解為“臟彈”就是一種“恐怖主義武器”。那么烏克蘭有“臟彈”嗎?眾所周知,作為蘇聯解體后的第二大繼承者,烏克蘭同樣繼承了一部分蘇聯的龐大核武器庫。
不過,鑒于其當時的國情和體量,在美俄英三國協調下,烏克蘭進行了去核化措施,銷毀了境內所有核武器,這就是《布達佩斯備忘錄》。可以說,俄羅斯是烏克蘭去核的親歷者和監督者,烏克蘭到底有沒有放射性武器,俄羅斯原則上是清楚的。
但是,從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后,俄烏雙方一切的軍事交流和合作全部停止,前面也說了,制造“臟彈”并不困難,烏克蘭也不是核空白國家,其有蘇聯遺留的技術基礎,也有使用和控制核電站的豐富經驗,在嚴峻的沖突環境下,烏政府究竟有沒有考慮過使用“臟彈”與俄孤注一擲,這誰也說不好。
而“臟彈”對于改變當前的戰局,有實際意義嗎?答案恐怕并非烏克蘭所預想的那樣。作為一種輻射性武器,烏克蘭絕不可能靠“臟彈”就戰勝俄軍,特別是對于俄羅斯這種擁有完備的核生存和核環境作戰部隊的國家來說。
但是俄方也表明了,烏克蘭可能的“臟彈”使用計劃里,主要是打算發動此類襲擊然后嫁禍給俄軍,從而導致全球對俄羅斯的輿論攻擊。但說實話,這種說法有些牽強,使用放射性武器,這基本就等于是使用核武器。
如果烏方計劃敗露,必遭全球指責,美國都不好意思明著表態,烏克蘭可能將失去西方所有外援,這種代價,烏克蘭承受不起。
因此,盡管俄方指明了事態并表現出高度的警惕性,但西方可能短時間內都不會接受這種說法,因為這并不符合邏輯。但鑒于俄烏戰事爆發到現在,不合邏輯的事已經多到顛覆了所有人的普遍認知,至于烏克蘭究竟有沒有“臟彈”計劃,真的不好說。但是西方國家必須要對俄方的指控持嚴肅態度,這可不是一句“謊言”說辭就能應付的,現在不管不問,等到釀出嚴重后果,那就做什么都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