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工藝美術大師話傳承:尊重根源更要創新

導讀 原標題:多國工藝美術大師話傳承:尊重根源更要創新第四屆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技藝展示現場。 董易鑫 攝中新網金華7月1日電(董易鑫 王舒...

原標題:多國工藝美術大師話傳承:尊重根源更要創新

第四屆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技藝展示現場。 董易鑫 攝

中新網金華7月1日電(董易鑫 王舒怡)“靈感是無處不在的。在這里觀看、了解東陽木雕的歷史、文化也激發了我的創作的靈感。”

6月30日至7月2日,第十六屆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暨第三屆中國紅木家具展覽會在浙江金華東陽市召開。其間,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工藝美術大師SAI-WAI FOO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

此行,SAI-WAI FOO和來自印度、老撾等地的多位工藝美術大師參與了第四屆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東亞分區參評作品展,并在現場進行技藝展示。

第十六屆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暨第三屆中國紅木家具展覽會開幕式現場。 王舒怡 攝

來自新西蘭的手工藝人TUI EMMA GILLIES演繹了樹皮畫的制作流程。“2012年,我和我的媽媽在(南蘇丹)瓦烏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恢復了消失很多年的樹皮布制作藝術。事實上,古老的藝術帶有祖先的基因,需要融合傳統和當代的想法,并在尊重根源的同時,創新、推廣。”她說。

對于“美的傳承”,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向東所見略同。

“我們要學習老一代人執著和對藝術精益求精的精神,也要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在繼承傳統、弘揚文化的同時又融入當代的生活,讓年輕人喜歡,起到文化引領的作用。”現場,王向東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

據悉,東陽的古建筑資源和民間藝術品是王向東的創作靈感。此外,王向東告訴記者,東陽工藝美術大師較多,工藝美術基礎深厚,前輩的提攜與傳承也是他近年來成長的關鍵助力。

歷史資料記載,東陽木雕可以溯源至唐朝,經過歷朝歷代不斷發展,如今成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重要類別,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東陽被稱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木雕之鄉”“中國木雕之都”;在世界手工藝大會上,東陽還被授予了“世界木雕之都”的稱號。

墨爾本藝術家SAI-WAI FOO制作紙藝。 王舒怡 攝

數據顯示,該市現有亞太地區竹工藝美術大師3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名,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11名;東陽全市現有木雕工作室、紅木家具制造、仿古門窗等木制品企業1600余家,木材交易市場3個,超百億家具交易市場2個;2022年,當地實現全產業鏈總產值713.93億元人民幣,保障10萬余人從業就業,基本形成集木材交易、產品設計、加工制作和市場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

截至目前,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已連續成功舉辦十五屆,本屆博覽會以“匠心·創新·共富”為主題,展會總面積38萬平方米,共設置9大主題展區,其中“百花杯”獲獎作品展,參展作品100件;“中國的椅子—品質·東陽”優秀作品展,參展作品39件;首屆“匠心獨具清風廉韻”清廉工藝美術作品創作大賽獲獎作品展,參展作品102件;竹工藝大師精品展,參展作品75件(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收藏作品展,參展作品45件;“紅創二代”新品展,參展企業10家;山海協作東西協作展,參展項目18個。(完)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