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中找準契合點。多年來,中銀富登始終扎根縣域農村,以“支農支小”的實踐深化對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認識,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增強金融報國情懷。目前,中銀富登已成為中國銀行踐行普惠金融、發展縣域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平臺和特色品牌,努力擔當村鎮銀行走中國特色金融道路的“排頭兵”。
中銀富登雄安營業管理部
堅守村鎮銀行定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黨和國家設立村鎮銀行的初衷,是為了有效解決我國中西部金融服務薄弱地區金融供給不足的問題。2011年起,中國銀行聯合新加坡淡馬錫旗下富登金控,在全國批量化、標準化發起設立中銀富登村鎮銀行。截至目前,中銀富登共設立法人機構132家、支行網點189家,形成了覆蓋全國22個省(區市)縣域農村的金融服務網絡,保持全國村鎮銀行行業領先地位。自成立之日起,中銀富登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扎根縣域,支農支小”,堅持高質量發展,走好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堅持黨的領導。“聽黨話、跟黨走”,是中銀富登一以貫之的政治品格。按照中國銀行整體部署,中銀富登優先在中西部地區設立法人機構,首家村鎮銀行就設在當年的國家級貧困縣湖北省蘄春縣,目前設立的132家法人行中,位于中西部地區的達67%。近年來,中銀富登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業務有特色,黨建無特殊”,以實際行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我國首批試點成立的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中銀富登“投管行”對全國132家法人機構行使投資管理職能,這種體制對中銀富登黨委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中銀富登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將黨建引領同時寫入投管行和各法人行章程,嚴格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要求,實現各級黨組織對重大問題的前置把關,通過黨的領導始終牢牢把握村鎮銀行發展和前進方向。
甘肅涇川,涇川中銀富登黨支部黨建共建活動
堅持人民至上。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金融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就是要著力解決好金融服務供給總量不充分、結構不合理、質量不夠高的問題,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銀富登立足村鎮銀行特色,積極深入農村地區、偏遠地區,一點一滴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及可獲得性;不斷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普惠客戶的金融支持,緩解“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助力縣域實體經濟發展;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服務“三農”,助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金融服務理念。
堅守“支農支小”定位。“支農支小”是村鎮銀行的初心使命和特色優勢,中銀富登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始終專注“支農支小”發展定位,嚴格按照監管要求開展存貸匯等基礎金融業務,從源頭上規避了偏離主業、脫實向虛等行為。目前,中銀富登貸存比約為100%,反映出中銀富登真正做到了立足縣域,將當地資金投放當地,沒有做農村地區資金的“抽水機”。截至2021年末,中銀富登累計服務客戶超410萬戶,累計發放貸款近2500億元,為超過70萬客戶提供了貸款服務,戶均貸款約為16萬元;其中,涉農及小微貸款占比超過92%。
堅持高質量發展。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面對村鎮銀行單家規模較小、分布較散、經營管理基礎相對薄弱等現實問題,中銀富登不斷深化對新發展理念的認識理解,牢牢把握發展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導向,從觀念上樹立起業務發展和風險控制是一體的理念,形成了“黨建引領把握方向、一二三道防線筑牢陣地、紀檢巡察兜住底線、企業文化入腦入心”的“四梁八柱”治理體系;形成了“不取客戶一針一線、不弄虛作假、不放棄任何幫助別人和提升自己的機會”的“三大鐵律”企業文化。截至2021年末,中銀富登全轄不良率為1.35%,關注類貸款占比為1.32%,實現了自身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切實維護金融穩定大局。
中銀富登:堅持本地化服務,做老百姓自己的銀行
扎實服務實體經濟,凸顯村鎮銀行特色優勢
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堅決貫徹“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的思想。突出村鎮銀行特色優勢,創新產品服務,在持續深入發展縣域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等領域,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創新產品服務。中銀富登聚焦縣域農村客戶差異化需求,優化產品渠道、業務模式和貸款政策。一是根據所在縣域經濟發展程度和產業經營情況,制定特色授信政策:以鄉村特定貸款用途核定特色授信方案;接受“準抵押”押品,有效解決農業客戶融資缺乏抵押物的難題,抵押物類型充分考慮當地產業特色,運用創新化的評估方式進行價值評定;系統自動參數化計算貸款規模,掌握真實信貸需求,并跟蹤關注市場行情動態調整相關參數,避免盲目投放造成的行業風險。二是結合國家政策,開發“樂家貸”“宜居貸”“欣農貸”等為“三農”客戶量身定制的涉農貸款產品,用專項產品支持鄉村振興;中銀富登“欣農貸”按照經營種類和行業特性,分為家庭農場、種植、家畜、水產、棚菜、實業、普惠等10大類、60余種子產品,全面滿足“三農”客戶種養殖等生產全流程資金需求。例如,貴州湄潭縣是全國聞名的茶葉種植基地,湄潭行設計了“中銀富登欣農貸—茶葉種植”貸款產品,服務茶葉種植上下游企業。截至2021年末,中銀富登“欣農貸”貸款余額超130億元。
鞏固脫貧攻堅。在中央安排部署精準扶貧工作之初,中銀富登就制定了助力脫貧攻堅的“1234”戰略,充分利用國家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金融扶貧小額信貸等政策,持續加大信貸投入,支持設立機構的34個原國定貧困縣全部摘帽,打造了一張中銀富登“扶貧名片”。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后,中銀富登著力將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摘帽不摘政策”,持續加大對已脫貧客戶的信貸支持力度,為易地搬遷、就業安置、危房改造、教育扶持、健康養老、生態綠色等新需求提供金融服務,推動可持續發展;做好脫貧人群的普惠金融服務,完善業務流程,優化信貸審批模型,實現小額信貸的線上化批量化智能化,增強鞏固脫貧成果及內生發展能力;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六個對接”:對接農村土地和經營制度改革,服務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對接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服務農村集體經濟;對接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和“整村推進”工作,服務農業特色產業;對接鄉村振興核心企業,服務上下游小微企業和農戶;對接返鄉創業人員經營需求,服務涉農個體工商戶;對接農村生態宜居需求,服務“美麗鄉村”“廁所革命”。
縣域金融方面。中銀富登精準接駁縣域農村客戶需求,暢通金融活水。存款方面,中銀富登“取息寶”“日日盈”“節節高”等特色產品形成了品牌效益,貢獻度連年增長;“安心養老”“教育金”等零存整取產品,大受縣域“一老一小”客戶歡迎。貸款方面,縣域小額經營類貸款產品備受青睞。數字化純線上產品“中富翼貸”,全流程在線辦理、平均3分鐘完成;精準對接發達縣域小微企業的
信用貸款“企業易貸”累計投放金額達到9億元,貸款余額6億元;專門服務鄉村振興的“整村推進信用貸”貸款余額近9億元,各類貸款風險均可控;針對專業市場細分領域的“專業市場信用貸”推出2個月放款450筆3700余萬元,貸款余額超2300萬元。渠道方面,持續加強線上渠道建設,特別是關愛縣域留守老人推出老年版手機銀行,截至今年6月末,中銀富登手機銀行用戶突破240萬戶,新客開通率持續維持在95%,不斷提高縣域鄉村客戶的金融服務可獲得性和滿意度。
中銀富登:堅持扎根縣域、支農支小,送金融服務到田間地頭
普惠金融方面。中銀富登抓住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鄉村振興等政策機遇,加快產品創新與服務升級,下沉金融服務重心,不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適配性與滿意度。截至2021年末,全轄資產規模超千億元,貸款余額超700億元,戶均貸款僅為16萬元,其中涉農及小微貸款占全部貸款比例超過92%。中銀富登推動各村鎮銀行發掘本地涉農小微企業和特色產業,結合當地政府規劃,建立了“中銀富登鄉村振興項目庫”,培育整合項目約900個,累計儲備意向貸款金額約80億元,放款超2萬戶,累計投放金額超40億元。大力推進定點幫扶工作,在陜西咸陽四個中國銀行定點幫扶縣專門設立村鎮銀行,四縣村鎮銀行存款余額超8億元,貸款余額超4億元,助力四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同時,針對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相關要求,加大對重慶城口、巫溪,貴州正安、務川,陜西漢濱等縣域幫扶支持力度。
綠色金融方面。中銀富登成立了由董事長任組長的中銀富登綠色金融和行業規劃發展領導小組,由行長任主席的綠色金融委員會,對綠色金融工作進行統籌管理,將綠色金融內化于經營管理各個環節,構建了綠色金融長效發展機制。在鄉村,圍繞美麗鄉村建設,對生態種植養殖、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清潔供暖改造、生態循環產業等綠色產業“精準滴灌”,為鄉村振興涂抹鮮亮綠色,例如針對太陽能產業研發的綠色產品“光伏貸”持續高質量穩定增長,自2017年以來月均貸款增長近500萬元,不良率穩定在0.16%。在縣域,通過信貸資金引導縣域小微企業向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領域進行綠色轉型。例如,山東臨邑行積極與政府部門聯動獲取綠色企業動態信息,支持縣域內環評手續齊全、有較長經營年限的綠色建筑材料制造、廢舊資源再生利用、園林綠化等行業客戶,實現了綠色和效益的雙贏。
科技金融方面。中銀富登持續以位于發達縣域和城區的村鎮銀行為據點,積極支持所在地區科創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的小型“獨角獸”企業。針對科技創新不同階段特點,優化金融產品供給,建立與科技產業相適應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推出科技人才貸、科技轉型貸等產品。例如,深圳龍崗行通過投貸聯動模式支持科創企業,貸款發放金額2500萬元;中銀富登雄安營業管理部在2021年7月實現全國首筆科創區塊鏈平臺貸款投放,授信額度200萬元,該筆貸款是國內和雄安新區首筆基于“區塊鏈+”技術實現的科技創新型小微企業貸款。
中銀富登:員工送服務上門
踐行數字普惠,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百米”
對村鎮銀行而言,把握數字普惠新契機不僅是做好縣域金融服務的必要手段,也是自身在數字化時代突破瓶頸、謀求變革發展的必由之路。中銀富登的數字化普惠金融實踐,努力打通普惠金融服務的“最后一百米”,提升了縣域農村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和可得性。
數字化體系。中銀富登很早就確定了“科技立行”的目標,自主建設了契合普惠金融特點的信息科技系統。數字化浪潮興起后,中銀富登及時把握金融科技時代脈搏,用數字化思維重塑普惠金融基因,先后開展了“一號工程”“二號工程”進行科技攻關,將以往的信息科技體系全面創新升級為涵蓋營銷、產品、風控、運營和人員管理的數字化普惠金融體系。在這一體系下,中銀富登繼續修筑數字化成果應用的“快車道”,進一步提升業務營銷和產品服務的數字化能力;培育內部管理的“科技樹”,加快推進各類數字化平臺的研發落地推廣;筑牢發展安全的“防火墻”,以科技賦能保密管理和客戶信息保護,將中銀富登打造為“接地氣、新科技”的新型村鎮銀行。
數字化產品。中銀富登打造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移動營銷模式,通過應用人臉識別、電子證書、電子印章、數字地圖等技術,客戶經理手持PAD,登門拜訪縣域農村客戶,在線上就能實現信息采集、開戶、進件、審批、貸后等全流程操作。中銀富登研發的“PAD自動決策貸款”和“中富翼貸”很受縣域農村客戶歡迎。首款產品“PAD自動決策貸款”,是專門針對“三農”客戶,根據“整村推進”特定場景量身定做的批量業務“整村推進信用貸”,小額貸款最快15分鐘就能完成自動審批;首款線上產品“中富翼貸”,是一款小額經營性純線上信用貸款產品,通過大數據技術應用,為缺乏完整信用記錄的小微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信貸服務,客戶申請貸款、簽訂合同以及用還款均通過手機自助完成,平均3分鐘就能完成審批和放款。
數字化管控。在內部管理上,著力推進風控、運營等中后臺數字化升級。中銀富登基于人工智能、知識圖譜等新工具建立了智能風控體系,各環節信貸人員可通過“客戶洞察系統”實時獲取貸前、貸中及貸后的小微企業客戶風險畫像,提高了風險管控的精準度。中銀富登正在攻關的“二號工程”,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手段,建設智慧人力、機構內控畫像、員工異常行為管理、關聯交易管理監測、智能風險管理、業務大數據營銷、財務數字化及反洗錢管理等“八大平臺”,全面優化內部管理流程,極大提高鄉村振興金融服務質效。
中銀富登:上門移動開卡,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黨的二十大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村鎮銀行的“主賽道”在縣域鄉村、田間地頭,在人民群眾的心上。中銀富登將秉持百年中行“金融報國、金融為民”的理念,譜寫村鎮銀行高質量發展的錦繡篇章,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以扎實的成績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中銀富登村鎮銀行 黨委書記 董事長 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