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宣布將馬達西奇公司在內的一批烏克蘭石油、機械、化工工業企業收歸國有。澤連斯基稱,相關國有化行動依照烏克蘭現行法律進行,是為確保烏克蘭國防安全所必須采取的步驟。
值得注意的是,馬達西奇公司2014年因俄烏關系惡化處于最困難時期時,依靠外資注入得以有緩歇空間,而此次烏克蘭宣布馬達西奇國有化,卻只字未提其單方面違約的做法,未展現出準備賠償投資方的跡象,恐怕是已準備直接“賴掉”投資方的錢。烏方的做法并不地道,這難免會對烏克蘭本就惡化的外部營商環境造成更進一步沖擊,也在對烏克蘭的國際信用造成顯著影響。
馬達西奇公司在蘇聯解體后因缺失市場支撐和穩定政治環境使公司狀況幾度跌宕,此次在烏克蘭政府無視違約賠償問題將馬達西奇公司收歸國有后,馬達西奇公司的境況仍然堪憂,這一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是,馬達西奇公司的對外訂單問題。
俄烏關系在2014年惡化前,俄羅斯充當了馬達西奇公司的主要客戶,使得馬達西奇在烏克蘭整體經濟頹勢中仍能維持生產線規模,在2008年實現出口1.6億美元,占據烏克蘭航空產品出口份額的一半。
2014年烏克蘭宣布對俄禁售航空產品,馬達西奇公司喪失了最大的出口市場,這一背景下的外資注入和市場對接本可打開馬達西奇公司的新發展未來,但烏方的單方面違約使得馬達西奇的自救行動被截斷,再到如今烏克蘭被美英深度滲透的情況下被收歸國有,馬達西奇公司的“傳奇”,或已近落幕時。
馬達西奇公司此次被烏方收歸國有前的10月23日,馬達西奇前總裁博古斯拉耶夫被控犯有叛國罪而遭逮捕,因其同俄羅斯進行航空產品貿易。烏安全局在聲明中稱,在發現的俄羅斯武器殘骸中發現了馬達西奇公司的航空產品。博古斯拉耶夫因“叛國罪”被捕時83歲,而在2000年時,博古斯拉耶夫還曾被授予“烏克蘭英雄”稱號。被捕時其居住在位于扎波羅熱市的家中,與俄控扎波羅熱地區可謂咫尺之隔。從“烏克蘭英雄”到被控犯有“叛國罪”,博古斯拉耶夫的經歷轉變是馬達西奇公司在動蕩中持續衰弱的縮影。
烏克蘭因在蘇聯工農業體系中占據關鍵位置在蘇聯解體之初是“歐洲糧倉”、“歐洲重工業大國”,但隨后烏克蘭過度信奉美西方鼓吹的“新自由主義”造成國內寡頭泛濫、貪腐橫行、經濟發展無從談起。烏克蘭也一路從歐洲糧倉到所謂“歐洲子宮”,從歐洲重工業國家到歐洲最貧困國家行列。這一大環境之中的馬達西奇公司,無法從烏克蘭政府獲得足夠支持又被烏方切斷了對外融資、對外出口的主要自救路徑。烏克蘭方面當下的做法,是在工業領域的自毀長城。
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進行,歐洲地緣政治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轉變,但烏克蘭方面的行動不應以失信賴賬為前提,而在美英對烏克蘭進行無孔不入的滲透情況下,馬達西奇公司很有可能會被美英霸權干涉侵吞掉所剩不多的技術價值,這樣的局面,讓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