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開放“網售”又火速下架后,新冠特效藥再次攪動市場,只不過這次的主角變成了印度版的“平替”。
12月15日,“新冠印度仿制藥被賣到一盒上千元”登上熱搜,目前多家線上電商平臺已經屏蔽了相關關鍵詞,但在其他社交媒體仍有人兜售相關藥品。
頂著“藥神”的光環,印度仿制藥一度被傳為俠客,但對于相對較新的新冠特效藥而言,貿然囤藥尤其是仿制藥很可能暗藏風險。
泛濫“黑市”
“輝瑞的要3000元,我們的只要1600元,你可以再了解一下,黑市上很多比我的價格還要高。”在某社交平臺上,北京商報記者聯系到了自稱有印度仿制新冠特效藥貨源的商家。商家表示自己本身從事健康管理行業,因此有著一定的資源,所售藥物為Azista制藥生產的Paxista,目前國內有現貨,快遞5天左右到貨。
某電商平臺成功下單利托那韋印度仿制藥 圖片來源:貝殼財經公眾號截圖
另有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在其病友圈,現貨的印度新冠仿制藥有賣到2500元的,還有1000多以及幾百元不等的。
上述商家介紹,這種特效藥可以減少90%的重癥感染。一張廣泛流傳于藥代圈子的廣告也顯示,Paxista能夠降低89%的住院或者死亡風險,用藥第五天病毒載量降低10倍,是目前最有效的小分子新冠口服特效藥。
但這名商家也強調,如果本身是沒什么基礎疾病的年輕人,沒有必要購買特效藥;如果家里有80歲以上的老人或者孩子,適當備些是可以的。在用量方面,大概兩個人備一份就足夠了。
在被問及安全性的問題時,該商家表示,這種仿制藥與輝瑞的是一樣的,得到了輝瑞的授權,實際上輝瑞自己的藥也都是印度工廠代加工的。藥代的廣告圖也顯示,美國輝瑞制藥授權印度海德龍子公司阿斯塔Azista生產新冠特效口服藥組合Paxlovid,配圖正是Paxista。
圖片來源:社交平臺截圖
公開資料顯示,Paxlovid誕生于2021年11月5日,由輝瑞研發,《科學》雜志稱之為“人類抗擊新冠病毒的轉折點”。這是一種組合藥,由奈瑪特韋和利托那韋兩種成分構成,推薦劑量為奈瑪特韋300mg(150mg×2片)聯用利托那韋100mg(100mg×1片)。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Paxlovid發現,組合包裝中利托那韋片生產企業顯示為Hetero Labs Limited,生產地址為印度海得拉巴市。Paxista背后的Azista地址則顯示為不丹的Samdrup Jongkhar。
此外,公開報道顯示,今年3月,日內瓦藥品專利池組織官網發布消息稱,已與35家公司簽署協議,這些企業被允許仿制生產奈瑪特韋原料藥或制劑,其中就包括海德龍。
謹慎購買
據了解,目前國內只有兩款新冠口服藥獲批,分別是輝瑞的Paxlovid以及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片,后者更是首款獲批的國產新冠口服藥物。
在銷售價格方面,近日,1藥網旗下互聯網醫院的新冠咨詢門診開始預售Paxlovid,定價為2980元/盒。不過消息一經曝光便被火速下架。阿茲夫定片的售價則在330元/瓶左右。目前,多個電商平臺皆已無法搜索到相關原研藥及仿制藥產品。
一直以來,因快速的仿制速度和高額的價差導致印度成為國內海外代購藥品的第一選擇。除新冠特效藥外,此前因“藥神”而被外界熟知的格列衛,以及奧希替尼、瑪法蘭等多種分子靶向抗癌藥均是熱門的代購產品。
而在全球市場上,印度仿制藥也因其相對低廉的價格和相比于原研藥幾乎一致的療效備受推崇,甚至被冠以“世界藥房”的稱號。有數據顯示,印度制藥行業年產值占全球制藥行業的比例為3.1%-3.6%,產量為10%左右。其中,仿制藥約占該國國內醫藥生產領域71%的市場份額,是印度制藥業的最大組成部分。
目前,印度仿制藥占全球出口量的20%,并滿足全球50%以上的各種疫苗需求,美國40%的仿制藥需求以及英國25%的藥品需求。
一位業內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一般情況下,仿制藥是指在原藥物專利期滿后,利用與原藥物相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藝,生產的具有相同療效的藥品。仿制藥通常比原藥便宜,因此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一種替代方案。
“但是,新冠印度仿制藥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我不能確定新冠印度仿制藥是否合法,也不能確定它們是否具有相同的療效。因此,貿然購買新冠印度仿制藥可能存在風險。建議在購買仿制藥之前,咨詢醫生或者藥師,并在合法渠道購買。
對于電商平臺銷售印度新冠仿制藥是否合規的問題,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上述業內人士稱,在一般情況下,電商平臺應該按照法律規定銷售藥品。如果印度仿制藥未經批準或者有質量問題,那么電商平臺銷售印度仿制藥可能不合規。但是,這個問題可能因地區而異。
補齊拼圖
因為目前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基礎疾病,擔心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現重癥的概率大,12月13日,王先生以3300元的價格在網上購買了“奈瑪特韋片150mg*4片*5板/利托那韋片100mg*2片*5板組合包裝”一份,盡管不一定用得上,但在他眼里,這屬于備著應急的“保命藥”。
在購買流程方面,王先生介紹,是要先在互聯網醫院就診,醫生開完處方才有Paxlovid的購買鏈接。直接在平臺以關鍵詞的方式搜索,則無法出現任何內容。北京商報記者打開對方發來的鏈接,其頁面也顯示,“此藥品不開放零售售賣,僅限核酸/抗原陽性用戶憑陽性結果由互聯網醫院發熱門診處方(預約)”。
不過對于普通人來說,新冠特效藥并不是非備不可的。病毒學專家常榮山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Paxlovid開放在藥店里賣,不是特別合適。孕婦、肝腎功能不全的人、凝血異常的人等不能使用,如果有人認為它可以預防新冠,在沒有確診的情況下使用,可能造成不良事件,這是潛在的隱患。
口服藥一直被視為對抗新冠病毒的最后一塊拼圖,自然也成為醫藥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12月15日,中國醫藥發布公告稱,已與輝瑞公司簽訂協議,將在協議期內負責輝瑞Paxlovid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進口和經銷。該協議期限為2022年12月14日起生效,直至2023年11月30日止。
據西南證券預計,全球口服新冠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數十億至上百億美元。今年一季度,輝瑞Paxlovid就為其帶來15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同期默沙東旗下新冠口服藥物Molnupiravi實現收入32億美元,兩款藥物僅在今年一季度就實現了約47億美元的銷售成績。
而在國內方面,可以用于治療新冠肺炎的霧化吸入劑、小分子口服藥研發也明顯提速,11月30日晚間,悅康藥業、華潤雙鶴紛紛宣布相關產品獲批臨床。11月29日,歌禮制藥在港交所公告稱,COVID-19(新冠)口服候選藥物蛋白酶(3CLpro)抑制劑ASC11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記者丨陶鳳 楊月涵
編輯丨張蘭
圖片丨北京商報、受訪者供圖、新浪微博截圖、社交平臺截圖、壹圖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