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是“保護傘”還是“緊箍咒”?北約舉行核威懾演習

導讀原標題:核是“保護傘”還是“緊箍咒”?北約舉行核威懾演習本文轉自【央廣軍事】;據報道,北約成員國空軍10月16日開始在歐洲舉行“堅定正...

原標題:核是“保護傘”還是“緊箍咒”?北約舉行核威懾演習

本文轉自【央廣軍事】;

據報道,北約成員國空軍10月16日開始在歐洲舉行“堅定正午”核威懾年度演習,共有來自13個北約國家的60架各型飛機參加,其中包括能夠攜帶核炸彈的戰斗轟炸機、偵察機和加油機,以及美國空軍的B-52H戰略轟炸機。本次演習預計將持續到10月26日。

演習時機和地點微妙

據報道,此次演習在意大利、克羅地亞和地中海上空進行,北約方面表示,這一演習與世界上任何當前事件無關,這是北約一項例行演習。

除此之外,北約目前沒有公布有關此次“堅定正午”核威懾演習及其所涉場景的任何細節。

軍事觀察員梁永春表示,北約此時高調實施戰略核演習時機微妙,意在兼顧歐洲、中東兩個戰略方向。

梁永春

“堅定正午”核威懾演習通常以德國為中心展開。

去年俄烏沖突爆發后,“堅定正午”演習地點選在了英國、比利時以及北海的上空,外界認為這是北約關注俄烏沖突的一種姿態。

今年,這個演習的作戰半徑覆蓋了南歐和中東地區,這顯然是北約在戰略安全上兼顧歐洲和中東的一種姿態。

核是“保護傘”還是“緊箍咒”?

長期以來,美國把強化核威懾作為戰略調整重點,不僅全面升級自身“三位一體”核力量,還在多個方面同北約其他國家展開核領域合作。

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負責人日前表示,美國正在對德國、荷蘭、比利時、意大利、土耳其等北約國家的飛行員開展核武器使用培訓,培訓內容不對外公開。

在梁永春看來,美國正在以鞏固戰略安全之名對歐洲國家行控制綁架之實。

梁永春

這些國家的空軍訓練要聽美國指揮,甚至戰斗機選型也要符合美國需要。之前德國想要自主研發下一代戰斗機,就被美國否決了,理由是德國研制的戰機不能裝載美國核彈。

美國的核武器不是歐洲國家的“保護傘”,而是套在它們頭上的“緊箍咒”。

大國應該有大國的樣子

值得注意的是,北約的“堅定正午”核威懾演習是在俄羅斯宣布撤回對《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批準的背景下舉行的。但是俄羅斯方面表示,將繼續遵守暫停核試驗承諾。

軍事觀察員梁永春表示,俄羅斯這么做首先是因為美國一直拒絕批準這個條約。美國作為世界主要核大國,應該在核軍控方面拿出更多的誠意。

梁永春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是聯合國大會于1996年通過的,美國國會一直沒批準該條約,就是為了保護美國軍工集團的利益。

美俄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核武器國家,應該帶頭遵守《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特別是美國,不能總是為一己私利危害世界安全,大國就應該有個大國的樣子。

記者:王冰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