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專題詢問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王瑋 趙紫東)今(14)日,重慶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專題詢問市政府2021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
金融企業平穩運行、健康發展,可以促進貨幣資金的有效籌集、融通,合理配置社會資源,保障國民經濟良性循環。2021年底,我市國有金融企業總資產規模為2.2萬億,我市國有金融企業資產占全市經營性國有資產的比例為26%,而全國地方國有金融資產占全國地方經營性國有資產的比例為36%,占比比全國平均占比低10個百分點,由此可以看出我市金融企業總體規模還偏小、占比偏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中提出,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去年底,國家多個部委和川渝政府已聯合出臺了《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曾禮向市金融監管局詢問,重慶市做大做強國有金融企業的目標是什么?在推進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方面有哪些打算和舉措?
市金融監管局局長阮路介紹,一年來,金融機構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服務體系、金融創新體系、金融開放體系、金融生態體系等方面的工作都在持續推進,特別是下一步,要加力突破西部金融中心建設。阮路說,西部金融中心是一個系統工程,上下聯動、各方促進,對此,他分五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聚焦金融機構發力,包括國有金融資產的運用改革,另外就是拓展一些功能性平臺金融,征信機構、財務公司、評級機構加力,推動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做大做強。
聚焦資本市場發力,持續推進企業上市,圍繞上市企業再融資來使力,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大力發展資產證券化產品。在科創金融方面要發揮好西部科學城的作用,更多的引入社會股權私募基金撬動創新科技的發展。同時,推進重慶股份轉讓中心改革深化,推出專精特新板。
聚焦金融開放發力,以通道金融為載體,主要是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主戰場,在大基金、開發性金融、商業性金融方面深入突破。中新金融方面更多推進以數字、貿易為基準的保險和內保外貸以及跨境融資方面組合。
聚焦營商環境發力,加快《重慶市地方金融條例》的出臺,引進高端金融人才,打造高質量的金融人才隊伍。
聚焦金融安全發力,持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加強處置資源儲備和處置機制效率提升,堅決打擊非法集資,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確保我市金融生態保持良好。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