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攀峰匯谷,聚企成城,30余年磅礴發展,光谷的成長史是一部“追光逐芯史”,更是百千萬企業家的創新創業創造史。
用最高禮遇致敬光谷企業家,為建設世界一流光谷凝聚企業家力量。在多名光谷企業家的倡議下,東湖高新區將“12月5日”定為“光谷企業家日”。
新時代新征程新賽道,世界光谷的建設離不開光谷企業家的同心攜手、踔厲奮發。為此推出“光谷企業家日”系列欄目,今日我們發布《光谷企業家精神丨光谷創意董事長王開安:弘揚拓荒精神,用更高能級的科技創新助力建設“世界光谷”》。
視頻加載中...<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2月14日訊(記者朱佳琦)“光谷企業家年輕、有拼勁,更有實干家精神,未來,大家繼續發揚敢闖敢試的勁頭,將光谷的科技創新基因根植到企業發展的每一步,為加速建設‘世界光谷’添磚加瓦。”近日,武漢光谷創意產業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開安接受長江日報記者專訪時,為光谷企業家日點贊:“實干興邦的科技型企業家值得致敬”!
弘揚拓荒精神,一路創新,一路“破圈”
《三體》開播海報。
“三體人什么時候到?”12月10日,被稱為國產動畫頭部IP的《三體》動畫正式開播,當天播放量破億。其開發制作方正是打造了國產動漫天花板《靈籠》的光谷企業藝畫開天。
“這是我們園區發展得最好的動漫企業之一,他們打造的原創網絡動畫《靈籠》獲得了專業好評,不僅提升了國產動漫的整體高度,還在海外‘破圈’。”王開安自稱與大多數光谷企業家不同,“出道比較晚,算是個‘老創客’”。
2008年,“光谷創意產業基地”正式成立。
2008年,“光谷創意產業基地”正式成立,重點服務動漫、游戲、互聯網等新興文創企業,43歲的他化身一名企業家,成了光谷文創產業的“拓荒者”。
在這之前,王開安是東湖高新區曙光村的村支書。如何融入光谷的城市化進程,帶領全村人共同致富,曾是他徹夜思索的問題。
“如果說高科技產業我們參與不了,那我們能做什么?”王開安用了大半年時間跑遍了浙江、江蘇、福建等地產業經濟發達地區,調研工業化轉型比較成功的村莊。他很快意識到,沿海地區的發展模式并不適用。
機會更青睞有準備的人。2007年初,國家開始大力扶持動漫產業,同時鼓勵文化與科技融合。王開安抓住了這個機會,他覺得城市化進程中,文化消費始終是不可或缺的需求,而這恰恰是光谷稀缺的。為此,他甚至拒絕了一家財大氣粗的銀行整棟樓長期承租的需求。
“光谷年輕人多、有活力,我想為光谷打造一個創新思想與創新人才的匯聚地。”王開安說,圍繞“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的模式,光谷創意集中力量重點發展動漫、游戲、新媒體、VR/AR、直播電競、大數據、創新設計、軟件開發等相關產業。
經過十幾年的探索,這里已經成為光谷一片高科技工業園區中唯一一個專注于文化產業的園區,為光谷孵化培育出一大批知名文創企業。
從零拓荒,到如今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鏈,王開安介紹,“湖北省內60%以上動漫游戲企業、所有龍頭企業基本上都在我們園區”,這里已成為國內文化創意產業最密集、氛圍最濃厚的產業園區之一。
激發實干基因,既要“敢想”還要“做成”
“我們不做內容,我們做的是服務、是平臺,為產業與城市化發展服務。”作為園區管理人,王開安認為,只有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更多有特色的功能性服務,為他們插上騰飛的“翅膀”,才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園區。
王開安。
據統計,光谷創意至今已累計培育和服務各類企業812家,兩點十分、微派網絡、武漢快玩、噢易云等企業在這里孵化壯大。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
在他看來,光谷企業家都是有實干家精神的科技型企業家,既“敢想”,還要拼盡全力做成。
為扶持初創企業“云上創業”,王開安前后耗時一年半,五次拜訪阿里集團云服務業務負責人,為企業爭取到2014年到2016年連續三年的免費“公有云”服務;為給動漫、游戲等文化企業“引流”,他在深圳、武漢來回跑,第三次才“敲開”騰訊開放平臺負責人的門,讓兩點十分這樣的企業有了更大的舞臺。
中國光谷創意產業基地。
此外,為了幫助更多企業吸引到投資人的目光,光谷創意每年舉辦不同主題的對接會,通過企業項目路演、投資人見面會等方式,讓資本“看到”中小微企業。“硬科技和軟服務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激發創造力。”這是王開安運營企業孵化器的經驗。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王開安建議,提供更豐沃的創新土壤,形成優質科創人才的虹吸效應,用更高能級的科技創新助力建設“世界光谷”。
“吸引全球最頂尖的科學家加入,政府要用更優的政策聚天下英才,讓頂級人才在這片創新熱土上扎下根、拔節向上!”王開安說,前30年,大批本土企業家在這里默默奉獻,繪就“一束光”到“一座城”的創新創業故事。未來,無數年輕人涌入,在這里為建造世界一流的科學城拼搏實干。“我堅信,中國光谷走向‘世界光谷’的路上,會涌現更多先行先試的故事。”王開安說。
【編輯:冀杰】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