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染,全家人都跟著著急,唯恐家里儲備藥物不夠齊全。最近,武漢兒童醫院互聯網醫院接到不少兒童用藥咨詢。專家提醒家長,用藥需謹慎,如果拿不準,一定要先咨詢醫生或專業藥師。
“如何用藥”成咨詢熱點
“看到新聞介紹,感染后發熱要吃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但孩子平時生病經常吃‘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感覺效果很好,可以把這個藥和布洛芬交替吃嗎?”13日,該院藥學部主管藥師舒暢在互聯網醫院看到家長提問,連忙提醒家長:這兩種藥物都含有退熱成分,不能同時服用,也不推薦交替用藥。
舒暢介紹,最近上互聯網醫院咨詢兒童用藥的家長明顯增多。看到孩子生病,家長心急不已,希望能多用些藥,盡快緩解孩子的不適癥狀,早早康復,結果就容易陷入誤區。
“尤其是在使用復方成分感冒藥方面,容易因為疊加用藥引發風險。”舒暢提醒,以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為例,其中含有多種針對感冒發熱癥狀的藥物,因此被部分家長當做“特效藥”,認為可以緩解絕大多數呼吸道癥狀;將它與退熱藥同時或交替使用,能加速康復。事實上,如果孩子僅有發熱癥狀,用單一成分退熱藥物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改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這類復方成分感冒藥,會令孩子攝入不必要的藥物成分;另一方面,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中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如果家長同時使用含對乙酰氨基酚成分的退熱藥,就會出現超劑量用藥,帶來風險。
舒暢建議,家長在給孩子用藥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做到合理用藥。如果對用藥方案有些拿不準,請先通過網絡門診咨詢,在醫生或專業藥師的指導下用藥。
這些渠道均可咨詢、開方
武漢兒童醫院門診黨總支書記、門診辦主任花蕓介紹,該院于2022年6月獲得互聯網醫院運營執照,如今已上線29個科室,實現專科全覆蓋;97位主任醫師、108位副主任醫師、241位主治醫師,提供隨診和坐診兩種服務模式。服務形式多元化,包括圖文咨詢、視頻問診、檢驗檢查自助開單等方面。
已明確診斷的常見病、慢性病患兒,可通過線上診療就診;孩子出現健康小問題,或對用藥產生疑惑,家長也可通過線上進行咨詢。
如需開具檢驗檢查單、藥品處方,可進入“視頻問診”,選擇綜合內科(呼吸道病毒感染門診)和中西醫結合科醫生開具;如已確診取藥回家,但對居家治療有疑問的家長,可進入“圖文咨詢”,選擇相應專科醫生提出問題。對發熱、新冠等問題,首選呼吸內科、中西醫結合科,兒童內科各專科的在線醫生均可回復發熱等常見兒童疾病咨詢。
四類情況需到線下就診
花蕓同時也強調,互聯網診療服務主要針對已明確診斷的常見病和慢性病患者,線上問診也不能替代實際就醫。與成人不同,嬰幼兒病情發展變化快,孩子生病后不一定能精準表達出不適感受。因此,發熱的孩子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要及時就診:
一、孩子出現熱性驚厥、抽搐,尤其是首次出現這種情況,需要馬上就診。
二、孩子無法平躺、不肯吃飯、聲音啞、透不過氣、臉色蒼白或發青、有喉梗阻的表現,一定要盡早來醫院。
三、精神狀態差。孩子吃了退燒藥,體溫退下來的時候依然難以睡覺、吃飯、游戲,不喜歡和他人交流、一直哭鬧或精神懶散、萎靡等。
四、孩子出現常見病、慢性病以外的表現,或病情持續遷延、進展,出現不明原因驚厥、嘔吐、腹瀉、精神狀態持續不好等情況時,均需及時送孩子到醫。
(長江日報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高琛琛)
【編輯:王戎飛】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