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是家庭的希望......
幸運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11歲的年紀,本該努力學習,享受這美好的童年,可小梅(化名)卻選擇跳樓,以此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用這種方式來抗爭,來證明自己的清白,父母悲痛欲絕。
看著屋內的天花板,眼睛不自覺地望向窗外,若是小梅還在世的話,他們的家庭該有多幸福。可這再簡單不過的愿望,如今卻成為奢求,任憑父母如何呼喚,小梅回不來了。
小梅歲數還小,應該沒有什么大煩惱,可為何她會跳樓呢?真相讓人憤怒。到文具店買東西,被店主懷疑沒給錢,因為3.6元將小梅信息貼在門前丟盡臉面,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
11歲的小梅已懂得好壞,從小父母便教育她,要誠實守信,要謙虛謹慎。可盡管她如何解釋,店主都聽不進耳朵里,還是選擇當眾讓她出丑,甚至以“懸賞”的方式讓她丟臉。
店家的咄咄逼人,同學的冷嘲熱諷,大家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她,曾經的積極性上、活潑可愛的小梅,就這樣被一步步推進了深淵,盡管她多次嘗試證明清白,可卻無濟于事。
萬般無奈之下,她選擇用極端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抗議,既然我生前如何訴說,你們都無法聽進去,那我就以死來證明清白。只是為了3.6元的文具,是否真的值得搭上性命?
前一天家人共聚一堂,暢想著美好未來,后一天再見面卻已是天人永隔,這種悲傷難過誰能理解?沒有人能感同身受,望著孩子冰冷的身子,父母早已哭成淚人,沒有任何脾氣。
3.6元是什么概念?一支筆一只橡皮,或者是一個筆記本,可店主卻將小梅生生的逼跳樓。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可能是想要“殺雞儆猴”,想要警告其他學生一下,只是打錯了算盤。
看似是得到了想要的結果,給其他學生都給予“警告”,可這對小梅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幾塊錢的東西,自己的信息被掛到門口,文具店來來往往這么多人,這下子都知道了。
真的變成假的,假的變成真的,即使小梅有100張嘴,也解釋不清。可先入為主的思想,讓大家認為小梅就是個小偷,為了3.6元就可以偷東西的小賊,而她今年不過11歲。
她承受了不該承受的痛苦,她的解釋都是掩飾,萬般無奈之下,找不到合理宣泄口,只能用這種方式,草草的結束了生命。只是這對她來說,對她的家庭來說,是不公平的。
事發后多個部門介入,學校也確定有學生墜樓,只是具體原因尚不清楚,畢竟事情是在校外發生的,教育局也在高度關注此事,事情的原因和過程,以官方部門發布的信息為準。
誰都不愿意此事發生,可事已至此又能如何?店主肯定逃不了關系,損壞小梅的名聲,污蔑她偷了東西,甚至將她的信息,掛在門前來進行公開“羞辱”,若你是小梅,你會怎么做?
但不管怎么說,還是希望小梅父母能夠節哀順變,畢竟生活還要繼續,也希望盡快查明真相,給離去的小梅一個公道,給小梅的家長一個交代,只是他們可能要在悲傷中度過......
大家怎么看呢?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小波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