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員5-10年內可能會消失?張雪峰說出自己看法,話糙但理不糙

導讀隨著時代的發展,會有一些行業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比如當初名字起得很霸氣的“萬能充”,現在如果問00后10后,可能大部分孩子都不知道這是個...

隨著時代的發展,會有一些行業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比如當初名字起得很霸氣的“萬能充”,現在如果問00后10后,可能大部分孩子都不知道這是個什么東西了。

但同時也會有一些行業逐漸興起,比如距離我們最近的外賣行業,記著筆者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寢室里都是各種商家的宣傳單,上面印著送餐電話。

而如今在馬路上,隨時都能看到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車,而消費者不僅不用打電話訂餐,甚至還可以通過手機看到自己的外賣距離自己多遠,簡直是不要太方便。

對于一些打工人以及不會做飯的小伙伴來說,外賣這個行業算是“拯救”了自己,但是以開考研講座被大家的熟知的張雪峰老師卻表示,外賣員這個行業可能會在5-10年內消失,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外賣員5-10年內可能會消失?張雪峰說出自己看法,話糙但理不糙

提到張雪峰老師,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作為考研講師的他,一直以來都用自己的幽默詼諧的語言,為“考研黨”提供了很多中肯的建議,十分“出圈”。

關于“外面員5-10內可能會消失”的言論其實在一檔求職節目中,他的本意是想建議大學生在求職的時候,不要優先考慮送外賣這個行業,于是說出了這句話。

張雪峰老師表示,他覺得外賣員這個行業無法給大學生成長,他覺得就算做了1年、2年、3年這個行業,畢業生的情商提升上去了,也很難能去做一個更高級別的工作。

比起外賣員,張雪峰老師更建議畢業生在求職的時候考慮學習一個一技之長,現在制造業非常缺有一技之長的技工,而且工資也很高,工作中也受人尊敬。

甚至等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這些有一技之長的師傅們,還可以到中職院校去當一名老師,帶學生,這樣對比之下,大學生在不知道如何選擇就業方向時,選擇學習一個一技之長顯然要比送外賣更有發展很多。

雖然關于“外賣員5-10內可能會消失”這看法得到了很多同學的不認可,包括筆者也覺得這個說法過于絕對,但如果看完張雪峰老師的全部言論的話,也會覺得張雪峰老師這么也是話糙理不糙。

同學們應該聽的其實是后半段而不是僅僅糾結于外賣員會不會消失這一個觀點,說到底,張雪峰老師無非是想建議大學生在求職的過程中,不能把目標只著眼于當下。

也要考慮未來的發展,即便是大學生當下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想要用這個行業過度,也要記得考慮下一步的打算,否則未來的每一步都可能會愈發艱難。

就業壓力就明晃晃地擺在那,大學生感到迷茫,也是人之常情

高考對于同學們來說,是一個人生的轉折點,在填報志愿那一刻,同學們決定的不僅僅是未來四年要去的學校和學習的知識,更是未來可能會從事一生的職業。

但高中生們一直忙于學業,對于各行各業的了解甚少,對于大部分專業的理解也僅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所以填報志愿的問題,最后就落在了家長身上。

可這樣選出來的專業,很可能并不是學生們真心喜歡的,或者當時學生覺得喜歡,但是真的開始深入學習之后才發現,原來并非自己理解得那樣。

就算是同學們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比較幸運,如愿選到了自己的心儀的專業,但是就現在的就業形勢來說,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不小,所以很多大學生在求職的時候大部分都是迷茫的。

大學生在求職時候,最先需要做的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高不成低不就,比起鉆牛角尖一定要選擇一個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妨考慮先就業再擇業,在不斷成長中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

筆者寄語:

雖然張雪峰老師關于“外賣員會在5-10內消失”的話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但其實只要更加全秒的了解張雪峰老師的談話內容,就能明白老師想講的重點并不在此,

即便是參加工作,也要尋找一個能夠讓自己成長的工作,這樣未來的路才是越走越順的,否則的話,畢業生們可能永遠會停滯不前,這對于大學生而言絕對是一種損失。

話題討論:你如何看待張雪峰老師的言論?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