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小貝愛教育
你覺得給學生起名難嗎?會喜歡多字名字嗎?
從升級為家長的身份以后,肩上就會自然就會重了很多的份量,同時也會讓家長在外的工作變得更有動力和奔頭,但家長也是需要盡早明白的,要不對于學生的成長是有影響的。
在陪伴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是會很有成就感的,看著學生在自己的照顧下一天天長大,是會變得很欣慰的。
學生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而長大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當學生還沒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自己做主的時候,那什么事情都得完全由家長來做主了。
就像起名這樣重要的事情都是完全要家長來做的,這是需要學生在還沒有出生,或者是出生不久后就得需要起好的,是不能很晚的,要不就來不及了。
名字是相當于學生的一個代號,是需要一直跟著學生長大的,所以家長千萬別拿起名開玩笑。
千萬別拿起名開玩笑,一位父親姓陳母親姓唐,起的名讓老師喊不出口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隨著越來越多的90后當起家長之后,給學生起名的畫風和之前相比是完全不一樣的,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他們給學生起名的時候,不止局限于兩個或者是三個字的傳統名字,90后家長喜歡給學生起多個字的名字,就是名字的字數達到了4個字及以上的程度。
給學生起多字名字的家長,基本上都是采用偽復姓的套路,就是把家長兩人的姓氏,都加到學生的名字中,但有的家長已經不滿足于加兩人的姓氏了。
而是把家人的姓氏都加進去,有一位家長父親姓陳母親姓唐,兩人并不算是一個不太常見的姓氏,就算想用偽復姓套路起名,合在一起也并不是什么難事。
但家長給學生起的名讓老師喊不出口,起的名被網友給吐槽了,這名家長給學生起名叫“陳皮話梅糖”,其家長是一個姓陳,另一個姓唐,但學生的奶奶姓梅。
這看后的第一感受真的不像是名字,好像是一個果的名字,話梅糖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了,有很多學生小時候都是吃過的,不少網友都覺得這確定是名字嗎。
家長給學生起的未免有太不認真了一些,進而給不少網友討論,但家長看后是覺得很委屈的,表示并不是隨意給學生起的名,完全是經過苦思冥想出來的名字。
并不是張口就來的名字,其家長并不覺得給學生起的名有什么不妥,覺得是很可愛的,同時還覺得既簡單又好記,同時還希望學生長大后不要嫌棄。
但有不少網友是并不這么覺得的,可能是家長自己覺得罷了,起名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家長要避開一些要注意的事項。
那么家長給學生起名應避開哪些注意事項呢?
要避開用生僻字
家長給學生起名不能為了顯示自己的文化水平,或者自身的文化內涵,就給學生在名字里加不太常見的生僻字,特別要避開用生僻字的使用問題。
如果家長選用的字真的太過于生僻,那給學生上名字的過程中就會容易出現困擾的,有可能會出現系統打不出來的情況。
避開諧音問題
家長給學生起名還得注意避開諧音的問題,如果學生的名字容易鬧出諧音笑話的話,那就會被其他的同學給取消。
拿學生的名字開玩笑,或者是給學生取不好聽的外號,這對于學生肯定是會帶來不小影響的,進而讓學生變得越來越討厭自己的名字。
避開不通順問題
學生的名字讀起來是否通順,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有的字和一些姓氏放在一起是不合適的,容易出現拗口的問題,所以家長給學生起名要避開不通順的問題。
給學生起太長名字,不見得是好事
家長給學生起名不是字數越來越多越好,給學生起太長的名字,雖然看起來會有些特殊,和其他的同學不太一樣,但其實不見得是好事的。
學生認識字之后,最先學習寫的就是自己的名字了,當學生學習寫自己的名字時,學生自己學習起來也會覺得太長了,什么會有這么多的筆畫。
而且在學生上學以后,感受就會更深了,當考試的時候,當別的同學都寫完名字答題了,而學生還會因名字字數太多,而還沒有寫完,可能是因別人都達第二題了,而名字才寫完了。
筆者總結:
對于學生的這一名字,家長是看好的,覺得是可愛的,但不少網友覺得是在胡鬧。
家長和網友是有著不同看法的,家長給學生起名,家長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加在學生的痛苦身上,這樣是自私的。
今日話題:
你覺得這一名字是胡鬧嗎?
(以上圖片來源網絡,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