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保送”被取締了?教育部通報“希望數學”等大賽,家長注意

導讀市場形勢的嚴峻,帶來的不僅僅是大學生們就業壓力的加重,還有中小學生們升學壓力的加重。家長們對于學生的課外時間利用程度越來越大,補課...

市場形勢的嚴峻,帶來的不僅僅是大學生們就業壓力的加重,還有中小學生們升學壓力的加重。家長們對于學生的課外時間利用程度越來越大,補課名目也越來越多。

但補課的結果往往是不如人意,畢竟如果一個人補課,那是一個人進步,如果一堆人補課,一堆人提分,那么個體的成績提升就相當于沒有進步,只是不掉隊而已。

這可愁壞了家長們,有沒有別的辦法能讓自家脫穎而出呢?有沒有什么捷徑可以讓學生加分或者保送呢——還真有,但可能并不是很多家長們遇到的那種“保送”。

撒貝寧走過的路不能走了,特長生將被取消

其實在升學中,比較性的“捷徑”其實是有的,像初中升高中時,被稱為捷徑的就是藝術加分。而到了高中考大學的時候,學生們反而不考慮藝術生了,畢竟那不是屬于普通學生的道路。

我們能考慮的加分項就是一些主課外輔助上的,比如說撒貝寧,就是在主要學科很優秀的基礎上,因為有特長,所以在參加了北大的冬令營之后,獲得了特長生加分。

除了藝術領域之外,還有體育領域的特長生,也有可能會因為特長被名校青睞,而獲得加分,最終更順利的進入名校。不過如今,這一條道路已經被教育部政策堵死了。

因為教育方向要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致力于培養全面性的人才,所以體育、藝術方面的學科畢總也會慢慢增加,這樣特長生就變得沒有那么必要了,因此決定取消特長生。

沒有特長生之后,似乎就只有一條路了,那就是“競賽保送”。就像筆者上高中的時候,班級就有一位數學學霸因為參加了奧賽獲得了名次,被保送到了大連理工。

不過從前這條捷徑沒有多少人惦念,因為那時候升學壓力還沒有這么嚴重。但如今,為了讓學生能進入更好的大學,家長們連這條艱難的道路也不放過了,紛紛研究起競賽保送。

這樣的心理也被很多中介機構深諳于心,因此也推出了很多競賽服務,慢慢形成了招生、培訓、考試的利益鏈,造成了競賽亂象,也擾亂了升學環境,為學生們造成了不必要的負擔。

教育部通報“希望數學”等大賽,家長要擦亮眼睛

如今,教育部也查處了多起違規競賽,首先就是奧林匹克英語大賽,因為加上了奧林匹克,所以很多家長下意識相信這是官方舉辦的合法比賽,實則不然。

這一比賽實際上是由私人公司舉辦的,他們用來迷惑家長的單位“國際雙語教育協會英漢專業委員會”以及“奧林匹克英語大賽組委會”均不是合法注冊單位,已經被取締。

其次是名為“希望數學”的大賽,通常以“希望杯”面世,在多個家長們常常接觸到的渠道,諸如某書、豆某,和朋友圈進行宣傳,引起很多家長爭相報名。

但實際上這一比賽和之前的奧林匹克英語競賽一樣,根本不是國際性,也不是全國統一的比賽,而也是打著教育旗號的科技公司舉辦的比賽,也已經被教育部通報。

再次是“JEA China”,很多有讓學生留學意向的家長應該對這一比賽比較熟悉,該比賽對外宣稱是美國新聞傳媒教育協會組織,有很多聽起來名頭很響的獎項。

但實際上這一競賽活動背后也是教育科技公司,而且是多家國內公司舉辦的,比賽本身并沒有被合法注冊,而且也不在教育部公布的競賽活動名單中,也將被取締。

另外,還有很多打著升學、加分、保送旗號的競賽,家長們一定要擦亮眼睛,諸如走美杯、五羊杯、全英賽,世奧賽,華數之星,數學花園探秘等等,均不是正規比賽。

如果家長們想愛往競賽升學方向上努力,最好還是對照教育部公布的“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全國性競活動名單”,凡是不在名單之內的都是違規競賽,沒有任何效用。

因此不是如同一些家長所傳“競賽保送”渠道也沒了,只是如今因為資本的介入,市面上大多數家長們能接觸到的競賽都是違規的,所以不建議大家“病急亂投醫”,而是應該理性看待競賽和培訓。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