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悲歡并不相通:
有人東奔西走賺錢養家,有人家庭優越備受寵溺;
有人背負巨債身無分文,有人抱怨生活埋怨出身。
某平臺有這么一個問題:如何看待28歲一無所有?28歲的年紀,本該娶妻生子成家立業,本該幸福美滿家庭和睦,可總有人選擇為夢前行,總有人享受安逸生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只是選擇不同結果不同,有人28歲工作多年,有不少積蓄且小有成就,有人28歲讀書學習,增長知識為未來打拼,有人28歲碌碌無為,不愿付出太多。
一名女研究生的回答,讓人有些感觸,28歲的她身無分文,身背7萬元的貸款,每天都要為還錢發愁,只能靠600元的國家補助生活,最難的時候只有不到30元,不敢在外面吃飯。
今年正在讀研三,馬上就要熬過頭,只是這過程太過艱難,若是其他專業,可能會勤工儉學,找些其他的方式緩解壓力,可作為規培醫生的她,只能靠600元助學生過日子。
在她的口中,規培醫生是免費勞動力,每天都被壓榨得喘不過氣,即使下班后想要做兼職,可哪兒有那么多的時間與精力呢?家庭條件一般,父母無法提供太多,只能靠她自己堅持。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她上大學起,就靠自己苦苦支撐,學費不夠只能貸款,平日里靠兼職維持生活,每個假期都安排得滿滿當當,不敢讓自己有一絲歇息的時間,因為要努力生活。
這名女生最難的時候,卡里只有17.5元,VX里不過10.2元,加起來不到30,夠干什么的?一頓飯還是可以的,但吃了這頓便沒了下頓,她咬咬牙選擇回宿舍做飯,因為會省不少錢。
若是其他人,可能會哀聲載道,不愿接受現實,可這又能如何呢?換個態度與角度思考問題,自然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她并未因為現實而苦惱,反倒堅信這是黎明前的黑暗。
家境貧寒讀到研三,說明她還是不錯的,能夠堅持不懈為夢前行,有人選擇本科畢業工作賺錢,以此來解燃眉之急,但她選擇繼續讀書深造,提高個人就業競爭力,增加就業優勢。
她的經歷感動一眾人,有人想要資助她讀書上學,有人給予鼓勵與支持,有人感同身受眼含熱淚,但并未被現實打敗,并未被生活擊垮,用積極態度看待問題,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有人說讀書永無止境,可生活還是要繼續,若無法正常生活,又怎能安心讀書。考上研究生屬實不易,可她卻要靠自己生活,每天都要勤儉節約,算好每一分賬,但依舊樂觀。
她肩上的壓力,不是我們能想象的,作為規培醫生,沒有太多報酬,每個月600元的補助,每天都在精打細算,還要為還款而發愁,可這又能如何?都是她自己做出的選擇。
若是本科畢業找工作,還會有這么大的壓力嗎?根本不會。可仔細想想,若是選擇其他專業,可能會有空余時間兼職,會有更多的精力去賺錢,可醫學這個專業,確實有些難。
如果她條件優越,父母能夠提供更多的幫助,還會如此嗎?不會。可現實是父母無法提供太多,只能靠她自己去堅持,若是普通人,早已被困難打倒,可她卻依然樂觀地看待問題。
她對待生活的態度,值得大家去學習,縱然前路漫長無比,即使未來頗具坎坷,可只要保持堅持熱愛的心,擁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未來不會差,幸福的到來,只是時間問題。
你在28歲時,又擁有了什么呢?
(圖片源于網絡,侵必刪)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小波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