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再進一步?日媒稱美臺欲聯合生產武器,臺專家:倚美就是引戰

導讀據日媒19日報道,拜登政府正考慮與臺灣聯合生產武器的計劃,主要動因在于中國大陸“對臺武力威脅升高”,并提高美國設計武器以及對臺轉讓的...

據日媒19日報道,拜登政府正考慮與臺灣聯合生產武器的計劃,主要動因在于中國大陸“對臺武力威脅升高”,并提高美國設計武器以及對臺轉讓的生產能力,加快美國向臺灣地區“移交武器”,并強化對中國大陸的嚇阻力。

一位直接參與美政府“內部審議”情況的人透露,關于美臺聯合生產的計劃已經開始討論。美國軍火公司很可能提供在臺灣制造武器的技術,或者使用臺灣制造的零件在美國生產武器,但是這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真正實踐。另一位消息人士說,這一過程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

這段時間,拜登政府多次在臺海問題上挑釁中國大陸,例如派出議員還有州長竄訪臺灣,與臺灣當局進行官方貿易談判,要求轉移臺灣芯片產業到美國,制造所謂“民主芯片”,與此同時,大規模向臺灣當局出售武器,美國會正在醞釀通過《2022臺灣政策法》,要加強雙方軍事合作,現在又開始醞釀在中國臺灣生產武器。

事實上,美臺頻繁勾結只會推進兩岸統一的進程,美方正在試圖將臺灣變成武器制造基地和戰場,日媒表示,之前臺產雄風II和III導彈就采用了一些美國技術,拜登政府正考慮與臺灣聯合生產以加快武器轉讓。一般來說,從美國政府批準軍售到交付完成需要數年到10年的時間。但美國軍方認為,中國大陸可能在2027年之前“攻臺”,這意味著臺灣提高“自衛能力”的時間越來越短。

美方這一系列的行動,就是在挑戰中國的底線,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強大,為了為了遏制中國發展,利用臺海問題大做文章無疑是很好的選擇,而對臺軍售一直以來都是影響中美關系的重大問題,在美國看來,臺灣當局軍力的增強會對美國大陸形成直接的牽制。

但是因為俄烏沖突,美國軍工業力挺烏克蘭,導致生產線受到排擠,拜登上任后首度軍售臺灣、總價7.5億美元的M109A6自走砲交易也全面喊停,但是美方并不愿意放棄臺當局這個“冤大頭”,臺當局每年投入巨額資金從美國采購軍事武器,也完全是在拿島內民眾的血汗錢去喂養美國軍火商這個無底洞。

因此美方才會提出與臺灣聯合生產武器,讓島內正式成為一個美國在亞太技術穩定供應軍工產業鏈與存放武器的“美規武器維修與零件供應商”和“軍火庫”重要據點,但事實上臺軍拿到手的美制武器真如傳言中的那樣厲害,能幫其軍力大增嗎?當然不是,兩岸軍事實力差距肉眼可見,臺灣民眾更是有著切身體會。

無論如何,中國大陸一直強調,盡最大努力,實現兩岸和平統一,但是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美方不管是對臺軍售還是生產武器,目的就是要加強臺灣“以武拒統”的軍事能力,盡最大可能讓臺灣保持與大陸的“分裂”,在大陸已具有壓倒性軍事優勢的背景下,美國已經認識到在本土生產武器再轉運臺灣,無論是在生產速度還是在后續保障上都存在較大問題。

拜登政府開啟與臺灣聯合生產武器的計劃,這將會為“武裝臺灣”提供巨大的便利,并減少了運輸風險和成本。這是美國國軍火商希望看到的;如今臺海局勢正在美臺勾結的狀態下愈發緊張,外部勢力干涉臺海不會輕易停手的,一方面挑釁中方底線,另一方面在臺海問題上“切香腸”,慫恿島內“臺獨”分裂勢力,改變臺海現狀。

日前島內軍事專家已經警告蔡英文,“抗中”不能保臺,倚美就是引戰,雖然蔡英文嘴上說著“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的選項”,但是她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兩岸必然統一,若是美國繼續挑釁,相信中國大陸絕不會坐視不理,該出手時就出手。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