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二本大學生應征入伍后,學校轉設成為985了?他卻高興不起來

導讀按照高考錄取批次,國內高等教育院校可分為一本、二本和三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錄取批次成了學生和家長衡量高校辦學實力的重要參照依據,...

按照高考錄取批次,國內高等教育院校可分為一本、二本和三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錄取批次成了學生和家長衡量高校辦學實力的重要參照依據,實際上這種方式并不科學。目前部分省份已經取消錄取批次,全部改為平行志愿。

高等教育擴招后,一批民辦本科大學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這些學校多數依托于國內的985大學,和知名企業投資聯合辦學,滿足更多學生想要上大學的愿望,即便是三本,也是全日制本科水平,就業方面要比公辦專科更有優勢一些,唯一的缺點就是學費比較貴。

如今教育部已經取消三本,這些學校變成民辦二本,和公辦二本處在同一招生批次。即便有些民辦二本錄取分數,超過了公辦二本,可在學費方面二者還是有明顯差距。可有些民辦院校辦學質量參差不齊,為了大學生的教學質量,獨立學院轉設將是大勢所趨。

民辦二本大學生應征入伍后,母校轉設成985,他卻高興不起來

所謂的獨立學院轉設,就是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轉為民辦普本、或者公辦普本、合并轉設或者是停止招生辦學。正常來說高校轉設要以不影響在讀學生完成學業為前提,逐步實施。可還是有一部分卡在轉設節點的學生,陷入進退兩難的處境。

2019級大學生小李,從小就有軍人夢,可惜他的文化課成績不理想,達不到軍校的入學門檻。高考最終以575分,考入了南京大學金陵學院的英語專業。該學校雖說是獨立院校,但是依托于南大,在當地口碑良好,就是學費不菲。

大一入學后,小李看到了應征入伍的宣傳資料,覺得實現夢想的機會來了。既能圓了軍人夢,又能享受減免學費的待遇。退伍后,還能回來繼續完成學業。未來考公務員、考研都能優先錄取。

沒想到就在小李服役期間,他所在的高校轉設停止辦學了。原先南大金陵學院,改成了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學校的老師倒是樂了,民辦大學老師成了985老師,學生卻尷尬了。

原則上小李這批學生是以獨立學院的分數入學的,即使校區改為985,可學生的畢業證明上依舊會以獨立學院的名義畢業,學生沒有“沾光”一說。反而有一種自己還沒畢業,學校就沒了的凄涼感。

小李原先的同學還在上大三,接下來的兩年還要繼續完成學業,讀一所名存實亡的學校。小李退伍后就更尷尬了,按理說他應該跟著2022級新生一起讀大一,可是金陵學院已經不存在了,學校沒法安排他跟南大學生一起上課

學校給出的答復是,直接跟大三學生一起學習,由老師一對一幫他補習大一大二的課程,在兩年內完成4年的學習任務,要么就轉學到和金陵學院有同等辦學水平的高校。

獨立學院轉設,對學生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很多獨立學院在招生宣傳的時候,幾乎都出現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狀況。讓學生和家長覺得能用三本的分數線,享受985大學的辦學條件和就業待遇。實際上入學后才發現,二者依舊有本質上區別。

有很多獨立學院的學生,曾經幻象過有躺贏的一天。那就是獨立學院成為主校區的二級學院,自己也能借著985大學的光環找一份好工作。沒想到真到轉設的時候,學生根本沒占到便宜,反而更尷尬了。

小李同學沒有選擇用2年的時間完成4年學業,一來是學習壓力太大,囫圇吞棗不是長久之計。再有就是大學老師一對一補課,聽上去太恐怖了,他還是向往正常大學生的學習狀態,更不敢奢望去南大借讀,于是便聯系了另一家獨立學院,辦理了轉學手續。

從小李的經歷來看,獨立學院轉設對學校是好事,但是對學生來說未必能借光。想要逆襲上985,不能期待躺贏,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更妥帖。

寫在最后

目前獨立學院轉設,和民辦中小學民轉公一樣,將是大勢所趨,對改善教育大環境利大于弊。唯一不足的是,處于轉設結點的學生,會受到一些委屈。學校也會積極幫助學生尋找對策,尤其是應征入伍的大學生,學校也會盡量做到盡善盡美。

今日話題:如何看待獨立學院轉設的趨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秋日生活打卡季#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