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生姓“房”,老師叫她回答問題,其他同學背上書包離開教室

導讀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教育啟蒙時期形成的意識形態和習慣,或將影響他的一生,其中就包括家長對學生的稱呼,起一個好的名字,是家...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教育啟蒙時期形成的意識形態和習慣,或將影響他的一生,其中就包括家長對學生的稱呼,起一個好的名字,是家長對學生最好的鞭策方式。

名字不僅僅是一個稱呼,更是家長對子女的美好期許。正所謂賜兒千金不如賜兒好名,名字過繁過簡都有一定的弊端。

過去很多家長自己不會起名字,就直接借用其他人的好名字,導致重名率較高,毫無個性可言。85后家長起名就陷入了兩個極端,一類是比較隨意,想到什么就叫什么,根本不考慮后果。

還有一類家長不惜斥巨資請人賜名,生僻字和四字名字比比皆是。不僅會給學生本人帶來麻煩,就連老師也會感到困擾。

小學生姓“房”,老師叫她回答問題,其他同學背上書包離開教室

小學一年級學生入學后,老師最頭疼的不是教學生文化課知識,而是讓學生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很多學生還是沒有分清小學和幼兒園的區別,放學后和家長抱怨老師天天在講臺上講個不停,還只能她自己講,不讓學生說話。

還有學生直言,不喜歡小學老師,因為這個老師不發水果,家長真是哭笑不得。有的一年級學生中午吃完飯就要午睡,午睡醒了就想放學回家,讓下午上課的老師十分無奈。

一位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為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便準備請同學回答問題。老師隨機選擇了一名姓“房”的學生,結果老師剛喊出學生的名字,班級里學生就有收拾書包的了。其他同學見狀,也跟著收拾,還有學生直接背上書包就離開了教室。

老師在講臺上十分不解,恰巧在走廊巡視的校長發現有學生背書包出來,趕忙過來查看。把學生都叫回教室后,老師問學生為啥走,學生一臉無辜地說聽見老師說“放學”了。老師也蒙了,我是請“房雪”同學回答問題,誰說放學了。

明白真相后,校長把老師批評了一頓,讓老師練好基本功,發音吐字清楚一些,以免再出現類似教學事故。萬一學生因此而發生意外,責任全由老師承擔。老師也很委屈,再上課的時候,點名就更加謹慎了,不敢再叫房雪回答問題了。

家長起名太過隨意,不擔心學生上學坐“冷板凳”?

房雪這個名字看起來很普通,但是乍一聽,和放學確實有些像。對于一年級剛入學的小豆包們來說,本來就內心無比盼望放學,就容易產生誤會。或許經此一事,這位女同學的外號也就產生了,平時很容易被班里的同學開玩笑。

低年級學生彼此之間開玩笑沒深沒淺,即使有的女生被氣哭了,男生還是在喋喋不休。即使家長找老師反映情況也不解決問題,老師批評教育過后,上課再點名,還是會讓其他同學笑出聲來。老師還要花時間維持課堂紀律,好不容易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現在又溜號了。

對于名字里有生僻字,或有諧音梗的學生,老師很少會叫這些學生回答問題。一來怕自己叫錯了尷尬,二來就是影響課堂秩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無形中名字特別的學生就相當于坐了冷板凳。久而久之,就會讓學生感覺自卑,成績方面也會受到影響。

一位家長給孩子起名叫“張總”,聽起來是挺霸氣的,可是沒想過以后他上學后,老師會愿意稱呼學生為張總嗎?每次叫他時,其他學生必然會哄堂大笑,學生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必然影響心態。

參加工作以后,他的領導又該如何稱呼他?萬一遇到比較傳統的HR,很可能會因為名字原因,而直接刷掉這位學生。如此一來,家長眼中的好名字,反而對學生的事業和學業都帶來了負面影響,更是違背了教育的初衷。

學生名字與眾不同會有哪些影響?

云南一位家長當年隨口給女兒起了個可愛的名字,叫屈啦啦。平時叫起來確實很可愛,一下子就會被記住。這位女學生從小到大都是老師的重點關注對象,走到哪里都會被質疑是不是真名字。大學上網課時,老師還以為是網名,她只能掏出身份證自證身份。

每次上課或點名時,她都有優先權,畢竟老師記不住別的同學的名字,唯獨對她的名字印象深刻。好在學生性格比較開朗,要是遇到性格敏感的學生,可能早就鬧著讓家長給自己改名了。

家長與其想讓子女多受到老師的關照,不如起一個朗朗上口又有鞭策力量的好名字。這樣自然就會給老師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學生也會因為自己的名字感覺自豪,這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好處。

今日話題:大家身邊有沒有什么特別的名字?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秋日生活打卡季#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