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長江日報記者見到漢陽區水務和湖泊局排水隊黨支部書記孫玉璽時,他正帶著疏撈隊員對晴川大道路邊的一處收水井進行疏通清障。
漢陽區水務和湖泊局排水隊黨支部書記孫玉璽(左)和隊員在檢查“龍吸水”排水車設備。 記者史偉 攝
隊員們用鐵鉤等工具逐個翻開井蓋,發現里面堆積了不少樹葉、雜草和渣子。“這些雜物都要一一清理干凈,要不然下大雨就會造成道路排水不暢,導致路面積水,影響車輛通行。”孫玉璽邊查看邊對身邊的四新班班長丁杰和疏撈班班長鄒鑫叮囑道。
每個月為10萬余個收水井“清腸道”
孫玉璽向記者介紹,像這樣的路邊收水井清理工作,排水隊每個月都要全面開展一次,覆蓋漢陽全區,涉及共10萬余個收水井,以確保道路排水暢通。
每次反復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的“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孫玉璽都深有體會。
“作為與廣大居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基層職能部門,我們的疏撈排漬服務連著城市道路,關系千家萬戶,只有城市排水管網暢通了,家門口不漬水了,出行更通暢了,居民的美好生活才有堅實的保障。”他說,排水隊是一支以“為民服務”為核心的“鐵軍”,從來都是迎難而上,不懼挑戰。黨員職工們時刻聚焦“為城市排堵、為群眾排憂”的工作目標,把“為群眾辦好事、做實事”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落實到實際行動上。
及時換井蓋和管道,解居民燃眉之急
前不久,緊鄰國博大道的老舊小區頤翠苑小區出入口的窨井蓋板因年久失修導致缺失松動,不僅車輛進出碾壓蓋板產生噪聲擾民,而且對過往行人和車輛造成安全隱患。得知情況后,孫玉璽立即帶著應急班負責人趕往現場查看情況。
老舊小區因排水設施年代久遠,再加上沒有專業物業企業日常維護管理,極易發生排水管道堵塞等問題。實地踏勘后發現,雖然直接更換老舊井蓋板可以解決該問題,但井下的“堵點”依然存在。由于井下排水管十分老舊,造成排水不暢,下雨天容易漬水。最終,排水隊綜合評估后,同時更換了此處井蓋和井下排水管道,既解決了居民的燃眉之急,又徹底消除了隱患。
“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的要求,為我們的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排水隊副隊長楊明峰說,只有把群眾的需求一件件落實到位,居民才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我們工作多盡點心,群眾就多安點心。”孫玉璽也深有感觸,“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他覺得,排水隊做好疏撈排漬工作,就是為城市的生態環境建設作貢獻。
“作為排水隊員,我們撈出來的淤泥多了,江河湖泊的污染就少了,城市排水管網變通暢了,居民的生活品質就更高了。”孫玉璽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以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始終以群眾的需求為中心,不辜負群眾期盼,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帶領黨員職工們多為民辦好事、做實事,大家一起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報告中的這些話語讓我印象深刻,說出了我們基層黨員的期盼和心聲,也為我們的工作實踐指明了方向。
作為水務基層部門,“為城市排堵、為群眾排憂”是我們的工作目標,疏撈排漬是排水隊的工作重心,關系到群眾的日常生活出行和生命財產安全。扎實做好疏撈排漬工作,旨在便民利民,保障排水管網暢通,提升城市抽排能力,不斷改善群眾居住環境。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關鍵要落到實處,體現在群眾感受上。接下來,我們將帶領全隊黨員職工,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扎根基層一線,立足崗位做貢獻,從提升服務質量、轉變工作作風入手,積極為群眾辦實事,深入老舊小區疏撈排漬,維護好周邊排水管網,解決困擾居民的下水難題,共同創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
——漢陽區水務和湖泊局排水隊黨支部書記孫玉璽
(長江日報記者譚德磊 通訊員余婷)
【編輯:丁翾】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