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多人反映,他們也給陜西融通寶匯公司交了好幾萬元,結果貸款也沒有辦下來。
今年10月13日,路女士接到電話稱能辦40萬元貸款,前去西安市太華路四海中心的陜西融通寶匯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簡稱“陜西融通寶匯”)簽了協議并交了1.2萬元保證金,沒等來貸款,公司關門了。11月9日,華商報記者采訪時,陜西融通寶匯已人去樓空,并發現還有多人有類似遭遇。記者電話聯系到公司趙經理,他稱公司開不下去了,拿不出錢退款,需要時間周轉。采訪后,當天下午公司扣了1600元手續費,給盧女士退了10400元。
11月10日,華商報B4版報道了此事。
10日下午,又有市民反映也被騙了。孫先生的父親9月時接到了陜西融通寶匯打來可以辦貸款的電話,9月17日交了2000元定金,簽合同貸款65萬元。9月25日,又交了17500元,陜西融通寶匯稱20個工作日放款。結果,一個多月過去,到了10月27日,不但沒放款,陜西融通寶匯聯系孫先生父親稱放不了款。“11月1日,我們找去公司時,已經關門了。”孫先生說,事后向西安公安未央分局大明宮派出所報案,警方建議起訴。11月9日,他向未央法院提起訴訟,“在法院,還遇到了跟我們同樣情況的人,都是起訴這家公司。”
楊先生是鎮巴縣人,9月8日來西安在陜西融通寶匯簽訂協議,計劃貸款100萬元,當天交了1.5萬元,9月17日又交了3.5萬元,至今也未放款。
10日下午,記者再次聯系陜西融通寶匯負責處理善后事宜的趙經理,他說,公司客戶的放款率在70%,不是所有人都能辦下來,目前公司資金出了狀況,已經不辦新業務了,之前交錢辦貸款的客戶,能繼續辦理的還會繼續辦,“如果四五十個客戶集中退款,老板也一下拿不出這么多錢。我們還有的員工也離職了,就怕有些客戶不知道情況,后續對公司有誤解,我們都在處理,就是需要時間來慢慢解決。”趙經理說,會盡快聯系孫先生和楊先生溝通處理。
華商報記者 佘欣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