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侯玉曉 實習生徐海填 通訊員李思宇 廖安安12月22日,中山市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開幕式舉行,繼鄉村振興賽區6個項目開賽后,智能制造賽區10個賽項的近百支隊伍也開啟同臺競技。
中山市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開幕
本次大賽是中山市連續第二年舉辦全市性職業技能賽事,整個系列賽設置30個項目,以集中賽和分散賽兩種形式進行,共吸引全市300多家企事業單位、超過1700人參賽。其中,智能制造賽區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山市“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領導小組主辦,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中山市總工會、中山市三角鎮人民政府承辦。
中山全市技能人才總數已突破63萬人
引進國賽省賽技術標準和大賽規則
中山市委十五屆五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實施技能人才五年倍增計劃,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總數已突破63萬人,計劃至2025年全市技能人才總數達95萬人,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員總量40%以上。在“機器換人”的產業升級趨勢下,不斷推進“技能型”就業,讓“普工”升級為“技工”,甚至是高級技工,實現產業人才技能提升和產業升級發展相適配。
數控銑工競賽
中山市副市長周作德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技能大賽以“匠心中山,技創未來”為主題,體現了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技能人才,以及全社會愛才惜才建才用才的濃厚氛圍。希望各位選手以此為契機,不斷打磨技藝、提升本領,在創新創造中勇攀高峰,推動更多“中山制造”向“中山智造”“中山創造”轉變,為中山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據介紹,本屆大賽延續了首屆大賽高水平辦賽標準,引進了國賽省賽技術標準和大賽規則。不少賽項以 “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高級工”為依據進行比賽考核。以“增材制造”為例,該賽項以增材制造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高級工為依據,選手需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產品設計與3D打印和逆向建模。
機電一體化競賽
600名選手現場比拼10個集中賽項目
在比賽現場有10個集中賽項目:增材制造、焊接、機電一體化、汽車維修工、新能源汽車維修、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工業控制、數控銑工、數控車工、電工,匯聚了近100支隊伍、600名技能好手。他們將展開為期兩天的角逐。“電工”成為智能制造賽區參賽隊伍數和參賽人數最多的賽項。19支參賽隊伍,147名電工選手同臺競技,成為當天人氣最旺的比賽專區。
電工技能競賽
高標準比賽考核要求下,賽事的獎勵也頗具吸引力。據介紹,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獲獎者最高可獲5000元獎金。參加決賽人數在30至59人之間的賽項設金、銀、銅牌;參加決賽人數在60人(含60人)以上的賽項設一、二、三等獎。市級競賽獲獎選手優先推薦參加省級或國家級同類競賽。排名前列的選手還將由中山市人社局授予“中山市技術能手”榮譽稱號,頒發榮譽證書,并在“中山市十大工匠”“中山市首席技師”“中山市技能之星”等評選活動中優先進行推薦。
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競賽
開幕式上,現場還對去年首屆職業技能大賽優秀代表進行表彰。其中,周政通等17名選手被授予集中賽項職工組第一名和“技術能手”榮譽稱號,陳江泉等9名選手被授予“香山工匠”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