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反對無效,德總理力排眾議,對中企“放行”,漢堡收購案達成

導讀近日,中國企業收購德國漢堡港某一處集裝箱碼頭35%股份的事情再度成了德國政府關注的焦點,德國內部對此爭論不休。考慮到漢堡港在國內的重...

近日,中國企業收購德國漢堡港某一處集裝箱碼頭35%股份的事情再度成了德國政府關注的焦點,德國內部對此爭論不休。

考慮到漢堡港在國內的重要地位,德國聯邦經濟部曾準備下達反對意見,但德國總理朔爾茨卻要求相關部門對中企“放行”,完成這項股份收購案。

據觀察者網報道,德國政府已經采取了折中方案,允許中國企業收購漢堡港碼頭24.9%的股份。雖然并未達到中企的預期目標,但這算得上是朔爾茨力排眾議的一個結果。

此前不僅是德國經濟部長和外交部長反對中企收購漢堡港一處集裝箱碼頭的股權,就連歐盟也要過來插上一杠。

就在幾天前,歐盟委員會明確反對朔爾茨要求德國政府對中國企業妥協的做法,他們認為朔爾茨此舉違反了德國內閣眾人的意見,是擅自將德國重要的基礎設施“出讓”給中國。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歐盟委員會就對朔爾茨政府發出過警告。歐盟委員會煞有介事地宣稱,若中國企業成功入駐漢堡港,就有可能“竊取關于德國的商業機密”。

從歐盟委員會的發言中我們可以看出,如今的歐盟和美國完全是一個德行,他們樂于把各種正常的國際事務政治化,并故意炒作和中國走得太近,“那該國的安全將得不到保障”。然而他們此次并沒有阻擋住德國政府的步伐

在歐盟委員會向朔爾茨傳達了反對意見之后,德國政府發言人布赫納表示,雖然德國政府內部正在就此事展開討論,但在未來,德國必將完成此次對華出售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朔爾茨政府的“反華”動作也不小。德國副總理哈貝克與外長貝爾伯克曾表示,加強對華貿易就像是加強對俄羅斯能源資源的依賴一樣

而這會使得德國進一步離不開中國和俄羅斯,一旦這種局面實現,中俄兩國便會“敲詐”德國以滿足自身利益。他們認為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德國政府決不能重蹈在俄羅斯身上的覆轍。

因此德國政府曾放出話稱,德國的經濟部門將逐步采取措施,以減輕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

但這顯然是十分荒謬且毫無邏輯的說法,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已明確表示,中德兩國合則兩利,發展務實合作對中德來說都有好處,德國政府應慎重考慮,不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事實上,德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成為一流的工業強國,就是因為他們依靠著廣闊的中國市場,依靠著俄羅斯的廉價能源,這相當于德國經濟發展的兩大基石。

已有多位經濟學家指出,若離開了中俄的支持,德國將無法維持現有的經濟規模,不可避免地出現萎縮。

如今事實已經證明,這些警示還是很有道理的,到明年,德國經濟就會出現負增長,而德國政府幾乎找不到扭轉這一趨勢的有效辦法,而這可能就是朔爾茨急切想赴華訪問的原因。

據媒體報道,朔爾茨已經在日前公開表示,他將率領一個由德國企業家組成的團隊前往中國進行訪問。

對于朔爾茨政府的這一表態,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24日對記者表示,中方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相關消息。

顯然,這擺明了是他們有求于中國,而不是我們主動邀請,所以在德國政府端正態度、拿出誠意之前,我們不會給出什么肯定的答復。

所以從這方面來看,朔爾茨之所以要力排眾議地要求德國多個部門對中國企業進行妥協,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中國釋放友好信號,方便展開之后的訪問以及投資合作。

眾所周知,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了德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眾多德國企業更是依靠著中國市場才脫離的險境。

不過就算朔爾茨有訪華的誠意,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等官員卻依舊是堅定的“反華派”。

這樣一來,就算朔爾茨與中國達成了貿易協議,德國政府愿意或者能夠執行到什么程度,仍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這也是我國目前無法提供更多信息的原因之一。

從此次事件來看,朔爾茨是無法讓德國政府團結一致的,不然漢堡港集裝箱碼頭出售給中國企業的股份也不會從35%下降到24.9%,并且拖到現在才完成。

所以即便這項合作達成,相關中企也要多點防備之心,以免再出現“花錢買教訓”的情況。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