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在10月25日突然訪問了烏克蘭首都基輔,施泰因邁爾是從10月10日以來首次造訪基輔的外國領導人。俄羅斯從10日開始了大規模空襲行動,基輔也是俄羅斯巡航導彈和無人機打擊的目標,俄羅斯本階段進行的是針對烏克蘭基礎設施的打擊,電力系統是俄羅斯打擊的重點,根據烏克蘭公布的消息,烏克蘭有超過40%的電力系統已經被摧毀,因為整個烏克蘭都陷入了電力短缺的局面。由于俄羅斯開始打擊烏克蘭首都基輔,為此眾多國家使領館要求公民從烏克蘭撤離。
就在施泰因邁爾訪問基輔的時候,基輔拉響防空警報,因為俄羅斯在10月25日繼續了對于基輔的空襲行動,巡航導彈和自殺無人機再次撲向基輔。面對俄羅斯的空襲,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不得不躲進防空洞長達一個半小時,如此看來,施泰因邁爾烏克蘭,遭遇了俄羅斯打臉。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搭乘火車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開始突然多訪問活動,沒想到俄羅斯用空襲行動來“歡迎”。從4月份以來,烏克蘭首都基輔成為了西方政要的“打卡點”,通過對于基輔的訪問從而體現對于烏克蘭的支持。
全球防務觀察認為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訪問烏克蘭是冒了很大的險,因為俄羅斯并不知道施泰因邁爾的行蹤,一旦巡航導彈和自殺無人機找錯方向,德國損失就大了。俄羅斯是從2月24日開始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在進入第八個月的時候,烏克蘭開始了所謂的“大反攻”,最終俄羅斯用對于烏克蘭大規模轟炸來回應,從而成為了“求錘得錘”的結果。如今俄羅斯改變了戰術,已經不再手軟,而是要通過打擊烏克蘭的基礎設施來打擊烏克蘭的士氣。
俄烏沖突已經成為了俄羅斯和美國的“代理人戰爭”,烏克蘭是作為美國代理人的角色在和俄羅斯交鋒,美國不斷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從而可以讓烏克蘭和俄羅斯死磕。202210313/全球防務觀察/阿力,在美國不斷拱火的時候,歐洲也加入了拱火的行列,德國也向烏克蘭提供了武器,最近就有提供艾瑞斯特防空導彈,用于打擊俄羅斯的巡航導彈和自殺無人機,根據烏克蘭公布的消息,烏克蘭使用艾瑞斯特已經多次擊落俄羅斯的KH-101巡航導彈。
歐洲已經成為俄烏沖突的第二輸家,不過如今德國還在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并且還拒絕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為了能夠使用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德國已經投入2000億歐元作為政府補貼,從而可以購買美國的高價天然氣。隨著德國采購美國的天然氣,已經在促進德國的“去工業化”,原本德國通過使用俄羅斯天然氣,從而獲得了制造業的能源紅利,如今德國產品因為使用高價天然氣就會喪失競爭力。德國是歐洲經濟的龍頭,在俄烏沖突期間所受的沖擊最大,不過如今德國還是堅持站隊美國,要力挺烏克蘭,從德國總統突訪基輔就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