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將進行新一輪動員#
文/肥佬茄子
烏南部戰局焦灼,而第聶伯河上的卡霍夫卡大壩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在俄烏雙方扯皮了好幾天后,烏軍率先出手炮轟大壩,三枚導彈可謂是“正中紅心”,造成的后果恐怕是毀滅性的。
據環球網援引新聞周刊10月25日報道,當地時間周一上午11時左右,烏軍率先向位于赫爾松地區的新卡霍夫卡水電站發動遠程襲擊。曝光的現場視頻顯示,至少有19枚威力巨大的海馬斯“導彈”先后落入該地區,導致多座建筑物受損。其中有至少3枚導彈正中水電站本體,在大壩上留下了觸目驚心的大洞。當地政府證實了這一消息,并指出發動襲擊的,正是烏軍的“海馬斯”火箭炮。而在對比了此前烏軍炮轟大橋留下的照片后,也確實能夠發現兩次襲擊造成的損害十分類似。
據當地政府表示,對該水電站的襲擊是烏軍“炮轟民用基礎設施行動”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逼迫俄軍放棄該地區。截至目前,尚不清楚該水電站是否遭到了外界廣泛擔憂的“毀滅性的損壞”,但就目前來看,大家擔心的“潰壩”還沒有發生。
而澤連斯基當局并未就此事做出回應,但當地政府指出,早在數天前,俄方已經明確指出,烏軍有明確的襲擊該水電站的計劃,并且已經開始進行“預防性排水”,使得第聶伯河下游水位有所上升。現在來看,俄方的“預言”似乎是正確的。
據悉,前幾天俄烏雙方一直在就該水電站互相“打嘴炮”。烏方指責俄方在大壩上埋設炸藥和地雷、想要摧毀烏克蘭重要的電力能源設施,還呼吁國際社會就此派出中立觀察組織進行監督;而俄方則堅稱發動襲擊只會對烏有利,并強調俄軍在占領該水電站的數個月內都沒有進行破壞,并且一直讓其保持著運作,確保了烏南部地區居民的日常用電。當然,現在顯然是烏克蘭人憋不住了,直接開始動起手了。
為何外界會對一個水電站如此關注?主要是因為該大壩的存在與否,很可能將直接左右整個南部戰線的未來走向。該大壩修建與蘇聯時期,水庫面積可達18平方公里,幾乎相當于著名的美國猶他州大鹽湖。而一旦該水電站被毀、大壩崩潰,巨量的洪水將迅速沖入下游地區,導致第聶伯河沿岸至少80個城鎮被洪災摧毀——其中就包括了當前俄烏交戰的焦點,就是位于第聶伯河西岸的赫爾松城。
此外,該水庫不僅要為下游的克里米亞地區供水,還是扎波羅熱核電站冷卻水的來源。如果該水庫崩潰,那么缺乏冷卻水的核反應堆將陷入隨時可能過載爆炸的危險境地中。在最壞的情況下,反應堆可能會融化,巨大的爆炸會將致命的輻射物拋射到天空中,從而影響整個亞歐大陸。
對于烏軍來說,摧毀該水電站一方面能夠削減俄軍在該地區的控制力、迫使俄軍放棄赫爾松,讓烏軍輕松取得勝利。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該水電站的崩潰會進一步加劇烏克蘭當前的“能源危機”,會有更多的百姓深陷于“無電可用”的境地。除此之外,扎波羅熱核電站的危機也有可能導致俄方不得不以升級的武力手段確保地區穩定,進而導致俄烏沖突加劇。但綜合來看,炸毀該水電站對烏當局來說仍是有利的,但對于俄羅斯來說,顯然就需要更強硬的反制措施來“反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