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劍
烏克蘭正在死磕俄羅斯,目前大戰在即,烏軍已經躍躍欲試準備進攻赫爾松,澤連斯基更是隔空喊話普京,拋出“你們輸了”的豪言。然而就在此時,西方“反俄陣營”卻開始松動,美國的“援烏大計”更是開始出現搖擺跡象,烏克蘭隨時可能遭美國背刺。
(去年的“普拜會”)
據《參考消息》報道,近期美國國會已經有30名民主黨籍的議員聯名致信拜登,要求拜登大幅改變對俄烏沖突的政策,這些議員要求拜登尋求外交停火方案,改變對俄政策,推動與普京的談判。
拜登自己就是民主黨籍的美國總統,出現如此多數量的民主黨籍議員“逼宮”的現象,這在之前還是從未有過的。而且,這些議員的帶頭人就是“國會核心進步小組”主席賈亞帕爾,賈亞帕爾帶頭簽署了聯名信,這被認為對拜登施加了壓力。
(賈亞帕爾是美國華盛頓州眾議員)
對于國會議員的施壓,白宮的回應是“要不要談判應該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做出決定”。這波踢皮球其實并不高明,因為澤連斯基已經宣布不會和普京談判。而在俄羅斯看來,澤連斯基的立場取決于美國,要不要談判是美國說了算。俄羅斯已多次強調,不會關閉談判對話的大門。
雖然這一次聯名致信的議員在國會中仍然是“少數派”,但是出現這種跡象,意味著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發出重大信號,而如果美國要求烏克蘭與俄羅斯談判,則可能相應地美對烏援助也會減少,這顯然是基輔所不能接受的。
(烏總統澤連斯基)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有可能和美國國會中期選舉的局勢有關。眾所周知,由于拜登對外在阿富汗和烏克蘭等問題上接連失敗,對內在抗疫和經濟等方面失責,因此美國國會民主黨人已經控制不住參眾兩院,中期選舉過后,共和黨人可能會卷土重來,這甚至會影響到2024年的選情,對拜登非常不利。
拜登目前堅持的烏克蘭政策,并不能給他帶來多少聲望,相反他的支持率持續下滑,目前認可他的工作的美國人占比已經不足40%,如果拜登的支持率繼續下降,則民主黨議員們的日子也將變得更加困難。
(特朗普正在虎視眈眈)
眾所周知,美國為了利益可以出賣一切,為了委內瑞拉石油,美國甚至準備拋棄委反對派領導人瓜伊多,要知道瓜伊多當年可是美國“認證”的“臨時總統”,但美國覺得他沒用了,就是直接拋棄。
同樣地,澤連斯基對美國而言也只是代理人和棋子,如果美國認為需要作為籌碼與俄羅斯交換,則澤連斯基就會被美國拋棄。現在歐洲國家也都在爭取和俄羅斯接觸,這也給了美國一個借口。一旦美國有需要,就可能會施壓烏克蘭。
(有消息稱美國可能很快將不再承認瓜伊多的“臨時總統”)
而且,美國現在其實也已經是“內憂外患”,美國自己也受經濟問題和能源危機的困擾,由于看不到制裁俄羅斯的希望,因此美國也開始在盤算這樣“無條件支持烏克蘭”到底值不值得。毫無疑問,美國現在也開始覺得這種支持沒有多少回報,所以才會出現大量議員施壓拜登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