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又大放厥詞,指責中國想重塑國際秩序,美國自己就是法律?

導讀據路透社近日報道,拜登政府推出正式版《國家安全戰略》,將中國列為美國最大對手之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概述有關政策時說...

據路透社近日報道,拜登政府推出正式版《國家安全戰略》,將中國列為美國最大對手之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概述有關政策時說:“中國懷有意圖、而且越來越有能力重塑國際秩序。”當然,這個國際秩序指的是美國單極獨霸的秩序。美國輿論普遍認為:“在(拜登政府)21個月的醞釀期內,這項戰略顯然已經轉向強調與中國的競爭。”

沙利文說,烏克蘭危機確實推遲了報告的發布,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拜登的外交政策方針,即把中國作為動搖美國統治全球秩序的最大對手,因此美國不能放松對中國的打壓,要把最多的資源投入到與中國的各種對抗活動中。這不禁讓人回想起也曾擔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威廉·高爾斯頓曾經叫囂,美國“并非繼續作為戰后國際體系平等成員中的第一號種子,美國自己就是法律,不必其他國家同意就可創造新的國際交往規則。”

不過話說回來,沙利文的頂頭上司、美國總統拜登很難把關注重點放在中國身上。拜登于19日將宣布,他將從美國戰略石油儲備中再釋放1500萬桶石油。此舉旨在緩解美國國內汽油價格壓力。在美國民主黨因共和黨對經濟的抨擊而遭到重創之際,對生活成本上漲感到焦慮的選民三周后將前往投票站。在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中,拜登和民主黨人面臨強勁的逆風。

共和黨人把火力對準了通貨膨脹和生活成本上漲,試圖說服選民相信拜登的經濟政策正在影響他們的錢袋子。民調頻頻顯示,經濟和生活成本是選民最關心的問題,受關注程度遠超其他問題。拜登在很大程度上試圖將生活成本上漲歸咎于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以及隨之而來的燃料短缺和供應中斷。

拜登多次聲稱生活成本上升是“普京的漲價行為”導致的,他同時致力于采取其他措施壓低加油站的汽油價格。拜登采取的突出措施是從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大量石油。設立戰略石油儲備是為了保護美國免受石油短缺的影響,以防石油短缺影響美國國家安全。自今年春天宣布從戰略石油儲備中逐步釋放高達1.8億桶石油的計劃以來,白宮已經釋放了約1.65億桶,但效果甚微。文/PY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