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開啟了上任后首次訪問澳大利亞的行程,期間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進行會談并簽署安全協議,稱兩國將進一步加強合作,其中包括擴大情報共享。
對此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國家之間的合作應當增進地區理解與信任,亞太地區不需要軍事集團,更不需要挑動陣營對抗。
事實上,日本不僅是希望和澳大利亞共享情報,更想要加入五眼聯盟,所以隨著日澳簽署安全協議,新“五眼聯盟”現出了雛形。
先簡單介紹一下五眼聯盟這個號稱全世界最大的情報組織。
美英兩國為了在二戰期間獲得更準確信息達成了情報合作關系,二戰結束后,雙方應對抗蘇聯的合作更加緊密,建立了優庫薩情報系統。
1948年,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加入該組織,五眼聯盟正式成立。
該組織成立后,更是做了不少“大事”。
比如顛覆他國政權、散布謠言,甚至有人直接將五眼聯盟諷刺地稱為“造謠聯盟”。
除了不擇手段之外,五眼聯盟的神秘性也值得一提。
很長一段時間里,美英澳加新都否認五眼聯盟的存在,一直到“棱鏡門”事件爆發,該組織才正式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
時至今日,這已是各國公認的全球最大情報共享聯盟,日本更多次明確表達想要加入其中的意愿,而五眼聯盟雖未直接同意,卻也在不斷試探,雙方如此自然是因為有利可圖。
首先,日本的情報能力弱。
互聯網上流傳著很多關于日本情報機構神乎其神地傳說,但實際情況是自二戰結束以后,日本政府應處處受限未能建立起完善的情報體系,一旦加入五眼聯盟將會彌補他們在這方面的短板。
其次,美國意圖加強“印太戰略”。
今年2月份,白宮發布了印太戰略,明確表示要加強與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的同盟關系,更毫不避諱地表現出了對華戒心。
在這之后,美國還牽頭與日、澳、新、英四國聯合發表“藍色太平洋伙伴”合作框架,并提出了3個優先事項:更有效和高效的為太平洋地區提供成果、加強太平洋地區主義、擴大太平洋地區與世界的合作機會。
這些小動作歸根到底是美國聲稱要應對所謂的“中國威脅”。
可以預料到的是,即便美國口稱自由、開放、包容,但美國的種種行徑仍然離不開渲染威脅、挑撥各國關系、制造地區沖突等。
在此情況下,“五眼聯盟”會是美國手中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
五眼聯盟的情報工作能力很強,但卻少一個在亞太地區的合作對象,而日本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五眼聯盟成員國才會頻繁向日本伸出橄欖枝。
前英國首相約翰遜就于2020年9月邀請日本加入五眼聯盟,美情報委員會也在前不久提議情報部門應與更多的國家進行情報共享,其中就專門提到日本。
當然除了日本之外,五眼聯盟也可以選擇其他國家,比如韓國有著與日本同樣優越的地理位置。
但韓方在該問題上的表現遠不如日本熱情,這才讓五眼聯盟越來越傾向選擇日本。
此外,五眼聯盟并非是鐵板一塊。
美英等國本來是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但五眼聯盟建立之后,爭議不斷。
有很多該組織為了獲取情報不擇手段的負面新聞被曝出,美國更是干脆把五眼聯盟當成了用于對付其他國家的工具,其他成員國自然會對此頗有微詞,尤其是新西蘭。
和其他四國堅定的反華立場不同,新西蘭在對華態度上更為理智,不愿意被美國利用。
早在4月份的時候,新西蘭外交部長就公開聲明:希望與中國建立相互尊重的合作關系,反對五眼聯盟無休止干涉他國的行為。
8月新西蘭總理在進行演講時有提到,希望能夠訪問中國,恢復和更新面對面關系。
9月7日,澳大利亞人報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新西蘭前總理:不要把中國視為侵略者》。
該文章中提到:新西蘭必須成為一個高效的出口國才能生存,新西蘭向中國出口價值200億美元的商品,占全球出口額的1/3。
從中不難看出,中國是新西蘭相當重要的貿易伙伴,一旦失去與中國的合作會使該國的經濟發展嚴重受挫。
這也是新西蘭政府不愿對中國采取更強硬態度的原因,卻引得美澳等國媒體紛紛指責新西蘭,認為該國是為了貿易發展而屈服于中國。
可這種指責是極為狹隘的。
相比于其他五眼聯盟成員國,新西蘭在對華態度上的確更為溫和,但這種溫和的態度是基于國家發展的角度所作出的理智判斷。
舉一個最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澳大利亞——一個盲目追隨美國、沖在反華第一線上去痛失大量訂單、甚至被盟友背刺的倒霉國家。
而且新西蘭并不是完全無視美國的號召,也曾參加過針對中國的軍演,總理阿德恩還在最近指責中國存在所謂的“人權問題”。
總的來說,新西蘭強調的是外交獨立自主,但因為體量較小會在很多時候隨波逐流,只是會盡量保持著相對理智的態度,在波譎云詭的國際局勢中爭取更大的國家利益,講究的是“平衡”二字。
只是在美國看來,反華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反華,而其他幾只“眼睛”也極為排斥新西蘭的做法,這讓該國在五眼聯盟的地位趨于邊緣化,甚至有消息稱美國計劃將新西蘭踢出“五眼聯盟”。
事實上,新西蘭與美國在對華問題上的分歧只是五眼聯盟各國矛盾重重的一個縮影。
因此美國也需要更加堅定的盟友加入五眼聯盟,改變現狀。
盡管日本的情報能力不算強,但卻有著極為明顯的地理優勢,在收集中國、俄羅斯情報時更加方便。
這甚至讓日本早就在做替代新西蘭的打算。
最后,是日本的恐慌心理作祟。
雖然加入五眼聯盟后一定能夠獲得好處,但壞處也顯而易見——加劇地區的緊張局勢,不利于創造穩定有利的國家發展環境。
但對日本來說,他們有必須加入五眼聯盟的理由。
一方面,日本政府一直恐懼自己會被美國拋下,所以每當美國外交政策出現變動時,他們一定會積極響應。
而且加入五眼聯盟后也能夠進一步強化日美合作關系,甚至可以借此提高國際地位。
另一方面,日本對中國日漸崛起的現狀極為緊張。
日本政府對中國的態度是非常復雜的,在經濟領域他們迫切的與中國搞好關系,可求中方的龐大市場。
但在政治經濟領域,他們也在不遺余力地拉攏其他國家打壓中國,加入五眼聯盟也是出于這樣的目的——至少這可以讓他們獲得更多關于中國的情報,有針對性的采取遏制手段。
正是在多方原因的驅使下,雖未正式加入五眼聯盟,可日本也已做出諸多努力,并與五眼聯盟的大部分成員國簽署了情報相互保護協定。
第一,日本內閣于2014年10月14日通過一項有關《特定秘密保護法》的政令,該法主要目的是嚴懲泄露外交、防衛等國家經濟行為。
第二,日本政府如今掌管了7顆高性能偵察情報收集衛星,其中于2020年發射的一顆衛星偵查分辨率還不到30厘米,完全可以承擔更高機密的情報搜集工作。
很明顯,日本這些行為都是為了增加加入五眼聯盟的可能。
只是,仍有幾大難關擺在他們面前。
1、日本與五眼聯盟各國存在文化差異。
美、英、澳、加、新五國在宗教、文化等各方面都極為相似,甚至都說英語。
相比于他們,日本是個徹頭徹尾的東亞國家,雖然和五眼聯盟走得很近,但很難徹底融入進去。
也曾有美英等國的前情報官員在接受采訪時提到過這一點:因為文化和語言的不同,日本想要加入五眼聯盟很難。
2、日本的情報能力不被認可。
日本政府打著借助外力提升情報能力的想法加入五眼聯盟,但西方國家并不傻,不會白白當墊腳石。
當然,日方針對這一點做出了許多努力,但有一些客觀條件是他們無法突破的,比如被禁止建立海外情報機構,這意味著日本政府能夠獲得的情報來源有限,無法與五眼聯盟成員國的情報能力相提并論。
所以即便日本真的成功加入五眼聯盟,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足夠的信任,即便可以接觸各國的情報,級別也不會很高。
要知道日本現在就可以和美英等國共享部分情報,如果費盡心思卻仍然沒有改變的話,還不如放棄加入五眼聯盟的打算。
3、日本國內的抵觸情緒。
日本政府和國內民眾對于加入五眼聯盟一事的分歧較大。
每屆日本政府都會把加入五眼聯盟當成重要的政績去努力,希望以此加強與美國的合作。
自民黨還于2020年12月份發表了《確立經濟安全戰略》,并在該報告中詳細闡述了日本加入五眼聯盟的必要性。
但有更多的日本民眾持反對意見,這主要也是因為駐日美軍的惡劣形象深入人心,讓不少民眾對美國政府充滿了懷疑,不敢與其共享情報。
日本輿論也對加入五眼聯盟顧慮頗多,擔心弊大于利。
日本經濟新聞網還曾經發表過一篇反對加入眼聯盟的文章——《加入“間諜同盟”是條險惡之路》。
文章中就指出貿然加入五眼聯盟危害更大,甚至可能導致五國的失望和不信任。
這種說法并非是危言聳聽,因為五眼聯盟本質上就是一個極度排外的小圈子,不然也不會在發展了這么多年后仍然只有5個國家,還曾經拒絕了法國、德國等和他們關系更為親近的盟友。
這也意味著日本想要加入五眼聯盟還會面臨一個新的困境:如果日本“入群”成功,新五眼聯盟能否拒絕其他國家的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日本想要加入五眼聯盟還需要面臨更多挑戰,但這不會妨礙雙方的合作。
只是,盡管五眼聯盟和日本存在著共同的利益,但并不會完全一致,這也意味著他們的分歧會隨著合作的深入愈加嚴重。
而且,五眼聯盟的種種行為已經嚴重危害到了其他國家的主權,是逆世界發展潮流的產物,其結果一定是會被歷史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