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盟友說公道話,土外長:石油減產問題上,美國在“欺凌”沙特

導讀本月初,沙特主導的“世界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決定對石油日產量減少200萬桶,并從11月開始實施后,美國當即表示反對,認為沙特這樣...

本月初,沙特主導的“世界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決定對石油日產量減少200萬桶,并從11月開始實施后,美國當即表示反對,認為沙特這樣的動作,弱化了西方對俄制裁的效果,相當于“站隊俄羅斯”,揚言要“重新考慮與沙特的關系”。對此,沙特表示此舉“沒有政治意圖”,只是按市場規律辦事。目前,雙方處于僵持狀態。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美國的北約盟友土耳其出來說了公道話,土外長直言,美國這是在“欺凌“沙特。

據來自觀察者網的報道,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近日表示,在石油減產問題上,我們看到美國正在威脅沙特,這種欺凌行為是不正確的。他還表示,目前美國正在對伊朗和委內瑞拉實行石油禁運,如果真的希望油價下跌,就應該解除制裁,而不是又對另外一個歐佩克國家施壓。

客觀講,土耳其外長說的是一句公道話。美國一方面與西方國家一起制裁俄羅斯能源,導致國際石油市場出現供應短缺,造成了油價上漲;但另一方面,卻又要求沙特等石油輸出國增大產量,來抵銷因制裁俄羅斯所帶來的“石油短缺”,去平抑國際油價。

如果真按美國說的這么操作,實際上就成了:美國制裁俄羅斯所造成的后果,由沙特等石油輸出國來承擔,沙特當然就不愿意了。

因為從市場規律來講,石油輸出國也是需要盈利的,油價上漲后,自己正好可以增加利潤,但這個時候去增大產量,讓油價下跌,這不成了“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己不讓自己賺錢了?美西方要制裁俄羅斯,是你們自己的事,為什么要石油輸出國來承擔后果?所以,在美國總統拜登出訪沙特,要求增產后,沙特與其他成員國一商量,不但不增,還決定減產。

之后,西方媒體馬上渲染“沙特這是在對拜登搞外交羞辱”,是在間接幫助俄羅斯。對此,沙特強硬回應稱,我們沒有站邊俄羅斯,但也不會聽美國發號施令。

觀察發現,美國之所以逼迫沙特增產,一來是希望制裁了俄羅斯,國際油價還不受影響,特別是對西方國家沒有“傷害”;二來是擔心油價上漲造成美國社會動蕩,因為中期選舉不到一個月就要開始了,拜登引領的民主黨在這個時候不能“失分”,一旦輸給共和黨,不但拜登要成“跛腳總統”,2024大選也會受影響。

但是,沙特等國被施壓卻是無辜的,就像土外長所說,這是被欺凌了,因為另外兩個歐佩克成員國——伊朗和委內瑞拉已經被美國制裁多年了,特別是針對其石油貿易。按說在如今這個特殊背景下,美國既然想平抑油價,就應該松綁對兩國的制裁,讓他們輸出石油來填補市場空缺,但到目前為止,美國并沒有任何表示。

至于土耳其是美國盟友,為什么要替沙特說話,一方面,土耳其在引進俄裝備、對俄制裁等問題上,本來就跟美國意見不同,甚至還有矛盾,土耳其也沒奢望跟美國“和氣一團”;另一方面,此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出訪沙特,兩國不僅緩和了因“卡舒吉事件”造成的隔閡,關系還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而土耳其一直想做穆斯林世界的代言人,此次出來替沙特發聲,也就好理解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