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俄美防長通話討論烏克蘭問題#
文/飛云
俄烏沖突當中,美國雖然看似沒有參戰,實則處處發揮著作用,烏軍前陣子能在哈爾科夫反敗為勝,就少不了美國武器與情報的支持。如今俄羅斯換上“鷹派”指揮官,烏克蘭局勢也開始急劇升級,多地遭到“打卡式”轟炸,整體局勢也在發生微妙變化。作為烏克蘭背后的“主心骨”,美國終于按捺不住,罕見放下高姿態,與俄羅斯完成了一次通話。
據環球網消息,當地時間10月21日,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與美國防部長奧斯汀通電話,主要討論了烏克蘭局勢與國際安全的問題。此舉非常罕見,是俄烏沖突以來的第二次。
上一次俄美防長通話還是在五個月前,當時的戰場局勢對烏方明顯不利,奧斯汀呼吁俄方應立即停火,并強調保持溝通渠道的重要性。而此次通話,是烏軍向赫爾松一帶展開反撲,俄方使用高精度武器轟炸烏克蘭的背景下,究竟哪一方占據絕對優勢還很難說。
盡管俄美防長打電話具體說了些什么,外界不得而知,但在烏克蘭局勢與國際安全的大框架下,我們不難猜測,美方所關心的大致有兩個方面:第一、如何利用俄烏沖突更好的消耗俄軍?
俄軍現在正對烏境內的基礎設施與軍事設施進行打擊,按照烏方的說法,目前烏境內已有30%的發電站遇襲,烏方甚至已經開始了在全國范圍內的限電,照這個趨勢下去,烏軍后勤保障會變得越來越困難,戰斗力也會大打折扣,而俄軍重拾信心,形勢可能還會再次逆轉。
為了避免這一狀況過早發生,美方多半會打“輿論牌”,站在道德高地上對俄方橫加指責,以保護平民為由,敦促俄軍立即停火。就算俄方不買帳,美國得此借口,也方便繼續抹黑俄方,并以此為由繼續對俄方施加制裁。
第二、對美國來說,國際安全問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避免俄美沖突?
在此之前,俄方曾多次以“斷交”、“采取果斷措施”等后果警告美國,但美國并未謹慎對待,不僅一如既往地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還鼓動西方盟友一起這么做。
一周前,美國財長耶倫透露,將在未來幾周內向烏克蘭撥付45億美元的預算支持。美國國會議員還計劃今年年底之前,向烏克蘭撥付500億美元的新軍事援助,這筆錢可供烏方明年一整年的使用,這也意味著美方計劃將沖突延續至明年全年。
俄方早已看清美國的陰謀,近期以來,普京發出的警告一次比一次嚴厲,俄美關系的持續緊張也令美方變得有些擔憂。烏克蘭千方百計地想把美國拉下水,美國則避之不及,只想隔岸觀火,不想卷入其中。
所以,此次俄美通話,美方也可能會在“部分領域”做出少許讓步,來緩和俄美之間的緊張局勢,美名其曰“避免核末日的到來”,實則是為自身安全著想。烏克蘭方面似乎也很緊張,俄美通話后,立即組織美烏防長通話,直到奧斯汀說出“將會繼續援烏”的承諾,才算放心。
當晚,烏總統澤連斯基緊急召開了一場最高統帥會議,討論如何應對俄軍轟炸,如何組織有效的防空體系來保護境內設施等問題。俄總統普京也簽署了總統令,宣布成立政府協調委員會,來保障相關需求。
分析認為,俄美防長此次通話的結果,也許是不歡而散,這意味著俄美關系將會更加緊張,世界變得愈發危險。但也不排除雙方在互相施壓中達成某種妥協的可能,譬如俄方同意在部分領域繼續與美方合作,而作為交換,美方則要撤回部分對俄制裁,在某些領域減少對烏軍的支持等等。不過,在正式消息出爐之前,一切都只是猜測。
至于俄美關系會不會有所緩和,目前看來,恐怕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