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本月上旬俄國防部更換了“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由蘇洛維金大將擔任。俄軍方期待這位一線軍官出身、歷任車臣戰爭和敘利亞戰爭的指揮官能夠扭轉在前線的被動局面,幫助俄羅斯重奪烏克蘭戰場上的主動權;在此之前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俄軍的進攻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且在烏克蘭軍隊的反攻下丟掉了大量的陣地,形勢陷入不利;蘇洛維金到任后俄軍向烏克蘭全境發起了持續一周之久的導彈襲擊,很多能源設施被癱瘓。
18日,蘇洛維金大將接受了媒體的采訪,也是他被任命以來首次發表公開講話。和之前的俄官員“報喜不報憂”有顯著不同的是,蘇洛維金一開始就強調俄戰線上正在面臨緊張局勢:烏軍在多次反攻后仍然沒有停下腳步的打算,目前正在對哈爾科夫、頓涅茨克和尼古拉耶夫-克里沃羅格等多個方向上的俄軍陣地發起沖擊;在赫爾松方面,俄防御部隊陷入了“令人不安”的現狀,這迫使指揮部可能會做出“艱難決定”,這里所說的“決定”指的很可能是撤退。
此外,蘇洛維金還承認他們的補給后勤問題面臨很大麻煩,他稱烏克蘭用“海馬斯”火箭炮對赫爾松地區很多重要設施、補給線甚至水利設施進行襲擊,俄方連運送食物都變得非常艱難,平民更是受到了很大波及。他還表示烏克蘭軍隊如同傀儡一樣發動的反擊是“不計任何成本”的,北約命令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突破俄羅斯的陣地,于是烏方派遣了大量新兵在督戰小隊的監視下沖鋒,如果臨陣脫逃將會被處決,這使得他們的反攻變得幾乎“瘋狂”,每天都要面臨巨大的損失。
有分析認為,蘇洛維金在講話中首次承認了俄官員都在遮掩但外界皆知的問題:前線兵力不足、陣地持續陷入被動、后勤運力非常差,這是俄軍隊目前面臨的主要劣勢。但他并沒有提出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因為決定權并不在蘇洛維金本人身上。俄方招募的士兵需要數個月到半年不等的訓練時間,不能立刻投入前線;同時因為西方對俄大范圍制裁讓他們失去高端武器的零件、芯片來源,又無法向其他國家進口,這都是政府層面才能解決的問題,蘇洛維金對此沒有任何辦法。
值得一提的還有,一些看法認為俄羅斯“新帥”的風格的確非常不一樣,至少從敢于承認問題這方面來看,他更像是一個務實的軍官;上周赫爾松地區的俄軍已經協助撤離第聶伯河左岸的居民,這意味著他們對一定能守住南部戰略要地并沒有十足的信心。對此有軍事觀察人士認為,只是認識到不足還不夠,烏克蘭戰場上面臨的轉折點只可能有兩個:第一是北約停止支持烏克蘭,烏軍將迅速垮掉;第二是俄羅斯能獲得其他國家的足以扭轉戰局的支援,烏軍的進攻將被打回去,否則這種拉鋸戰就將一直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