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命的英國首相:只當了45天,一項“壯舉”超越15位前任

導讀10月20日,英國首相利茲特拉斯在位于唐寧街十號的首相官邸,宣布辭去英國首相一職,而這距離特拉斯9月6日正式就任英國首相才不過45天,距離...

10月20日,英國首相利茲特拉斯在位于唐寧街十號的首相官邸,宣布辭去英國首相一職,而這距離特拉斯9月6日正式就任英國首相才不過45天,距離10月19日特拉斯在英國議會下院怒吼“我是個斗士,不是個懦夫”還不到24小時,外界普遍認為,三件事情成為了利茲特拉斯政府倒臺的助推器:一是財政大臣夸騰被特拉斯拉出來背鍋,在美國參加IMF會議的時候被緊急召回倫敦、隨后慘遭炒魷魚;二是內政大臣蘇拉布雷弗曼主動辭職,雖然布雷弗曼自稱是在工作中違反了“技術性規定”,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特拉斯政府內斗的“最新成果”;三是英國議會下院就水壓裂采油法實施的投票,這一投票被外界認為“混亂不堪”,保守黨內部直接發生了內訌,前排支持這一法案的議員拖著后排不支持這一法案的議員去投票。

在經歷過這么混亂的一幕之后,尤其是在財政大臣被炒魷魚、內政大臣主動辭職的情況下,特拉斯政府似乎再也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就這樣,我們看到了英國政壇的奇葩一幕,一位只在位45天、打破了坎寧首相在1827年創下的121天記錄的英國首相黯然下臺。與此同時,這位英國首相在任期間,還成功達成了其前任15位首相都沒有達成過的、克死英國女王、迎接新的英國國王的成就,這讓特拉斯在未來的英國歷史書上,必然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那么,究竟什么導致了特拉斯政府的混亂一幕呢?這事兒還要從九月份說起(好像也只能從九月份說起了)。話說九月份特拉斯就任之后,立即開始著手實施自己雄心勃勃的減稅計劃,所謂的減稅計劃就是打算以降低個人所得稅、公司稅的形式,給富人和公司減稅,所謂“先富帶后富”嘛,搞涓滴經濟學,上層經濟運轉起來了,這社會福利自然就能傳遞到下層,這樣大家都有了消費,都有飯吃了。

于是特拉斯和財政大臣夸騰一頓操作猛如虎,將基本所得稅稅率下調到19%,最高稅率下調到45%,公司稅稅率從19%提高到25%的計劃也被取消,但是現在英國面臨的問題,是能源價格上漲,同時英鎊對美貶值,全球供應鏈沒法再遷就大英帝國了,特拉斯的減稅政策基本上就跟劫富濟貧沒有兩樣,老百姓怎么可能答應?于是特拉斯的支持率火箭下跌,甚至一路跌到只有慘淡的10%,在歷屆新任首相中,這個支持率堪稱虎狼之勢,從根子上就把特拉斯政府的合法性給打沒了。

更何況,現在英國也沒錢,財政大臣夸騰在推出減稅計劃之后,動用海精專計算出一個減稅后英國每年可能會減少高達450億英鎊的財政收入,但隨后他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英國政府將通過借貸來彌補這一缺口,但英國政府債務狀態已經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已經到了加息周期,這使得英國政府必須使用更高的國債利率來吸引借貸,這一操作還同時疊加上了美聯儲的加息周期,也就是說美國也在從英國的金融市場里分一杯羹。留給英國政府操作的余地本來就很少,結果現在和減稅計劃同步推出的借貸補缺方案后,英國金融市場立馬發生了巨大動蕩,在很短時間內蒸發了超過5000億美元的市值,堪比金融危機的震蕩。這還不算,由于英國的養老金是持有大量金融債券的,金融市場動蕩直接影響到了英國養老金的安全,同時引發了規模更大的金融動蕩,影響到了越來越多英國普通人的安全。

到了這一步,雖然只過去了五六天,但特拉斯政府其實已經回天乏術了,但特拉斯很顯然還沒有玩夠,你們既然說我的減稅計劃不好,那老娘我再改回來不就完了,于是10月14日,特拉斯對外宣布,全盤推翻自己的減稅計劃,又把基本所得稅稅率加了上去,公司稅稅率也不降了,繼續維持原有的從19%到25%的計劃。但是,很多事情不是你翻手過來就能解決的,尤其是金融市場,市場信心和確定性可以說比黃金還要珍貴,你今天想起來減稅,明天想起來要加稅,我怎么知道你后天不接著想一出是一出,繼續減稅或者加稅?特拉斯的這一通虎狼操作連自己的本家大侄子美國都遭不住了,拜登親自出面批評特拉斯的減稅計劃“極為糟糕”,英國的主權信用評級甚至都有被調低的風險,成了徹徹底底的災難。

在施政出現大問題的情況下,特拉斯政府的內訌以火山爆發般的速度到來了,首先倒霉的是夸騰,隨后倒霉的是布雷弗曼,而即使如此,比如特拉斯任命了新的財政大臣去收拾殘局,也依然無法扭轉頹勢,這就是特拉斯這位魔法少女當了45天首相的奇幻之旅。

同時,雖然特拉斯就這么下臺了,但是英國的麻煩似乎還沒有結束,在特拉斯下臺后,保守黨內部已經沒什么人能出來挑大梁當首相了,目前數得出來的人,一是跟特拉斯角逐保守黨領袖、由于英國正米字旗旗主們不肯讓個包衣奴才出來當首相、結果在優勢民調狀態下慘遭淘汰的印度人蘇納克。蘇納克是個技術性官僚,懂財經,是個行家,但是就因為他的印度裔身份,想有所作為怕是困難重重;

二是跟蘇納克一樣是個印度人的布雷弗曼,布雷弗曼一直被認為是蘇納克的鐵桿,畢竟印度人都很抱團,一開始被任命為內政大臣本來就是平衡的策略,所以出事的時候第一個倒霉的、被犧牲掉的也是她,但從資歷上來說布雷弗曼明顯不如蘇納克,不排除最后這倆繼續抱團取暖讓蘇納克上;

三是前任國防大臣彭尼莫當特,這位姐們當時被認為是利茲特拉斯的重要對手,可惜連一回合都沒到就沒斬落馬下了,她的問題跟特拉斯是一樣的,太容易自以為是,一言不合就搞出虎狼操作來,要換這姐們上,說不定有望刷新特拉斯45天的紀錄;四是特蕾莎梅,特蕾莎梅已經對外界表示自己希望重新參選英國首相,但是有了英國脫歐問題遲遲搞不定的前科,不知道特蕾莎梅還能得到多少支持,因此起碼到現在,上邊這幾位主兒都不算靠譜。

除了這幾位,剛剛去職45天的約翰遜居然又被人拎了出來,很多人認為現在這種狀態,也就約翰遜能出來收拾殘局了,因此強烈要求約翰遜重新就任英國首相。約翰遜雖然還沒有明確表態,但是很大程度上這人還真的就是最靠譜的人選之一,要是最后真的讓約翰遜又上去了,那這折騰來折騰去,也不知道英國這折騰了一圈,到底圖什么。

總之,對于英國政壇的這一出大戲,我們姑且觀望之,后面說不定會更加精彩。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