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歷愈發貶值后,大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反而加劇了,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學生。在支教老師的幫助下,都能認認真真讀書,為的就是有一天能夠走出大山,見識外面的世界。
也正是因為如此,“寒門貴子”也越來越多了,很多貧困家庭的學生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985名校,更有甚者還考上了清華北大。對于這類學生而言,他們不僅是家族的希望,更是給村里爭了光。
在多數人眼中,如果誰家的孩子能考上清華北大,那將來必定是前途無限。可以說盡管學生沒畢業,大家在看向這個孩子時也會不自覺的戴上有色眼鏡,早已把她當成大人物般看待。
家長們更是如此了,仿佛孩子的美好明天已經在跟他們招手,而她們不知道的是,大學絕沒有那么簡單,尤其是清華北大這類名校。不是所有的寒門都能出貴子,能考上名校的學生大多都家境優渥,
因為手握良好教育資源,再加上家長多年的傾心培養,才能把孩子送入名校。而沒有良好教育資源卻能考入名校的,也只是少部分,因此很多草根學生在踏入名校后,都會在內心產生深深的自卑感。
一名草根女生就分享了自己讀北大的經歷,或許打敗她的不是物質上的差異,而是在學術上的那種深深的無力感。她表示在上北大后才發現,原來人與人之間的背景差距竟如此巨大。
起初還只是日常生活方面,比如有一次在她外出游玩時,一名室友請她幫忙帶一瓶阿瑪尼。對于市里生活的孩子來說,當然知道這是一個化妝品的品牌,可她只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因此對此并不了解。
也正因為如此,才鬧了個大烏龍,因為記錯名字她滿商場的詢問“阿尼麻”,乍一聽還有點像罵人。回想那次經歷,她表示既尷尬又有趣,不過這也能間接的說明學生間的貧富差距。
如果說這些小事只是讓她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參差,那么有一件事才是她心頭真正的刺。在一次的項目中,女生申請加入一名教授的團隊,結果卻因人數已滿而遭到了拒絕。
可就在她被拒絕沒多久,一名后來的同學卻加入了進去,要知道自己不僅比他早申請,且學術能力還比他強,為什么他就能進去而自己不能。答案也十分現實,就是因為那名同學的家長是某知名學術期刊的評審。
于她而言,為了能考入名校改變命運,從小就起早貪黑的努力學習。因為成績優異自己在班級里也始終都是被包圍般的存在。而到了北大才發現,再努力也比不上學閥的一句話,這刺痛了多少學子的心。
起初她還不能完全接受這件事,也會跟父母鬧脾氣,慢慢的她逐漸能接受這種差異了,也認為不應該把這種差異歸咎于父母。而之所以會感到如此不公,也是因為她的驕傲在學閥面前一文不值。
筆者認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或許我們的上一輩比不過其他學生,但卻能從這一輩做起。從我們這輩開始,不斷努力縮小差異,相信只要經過兩代人的努力,就能追趕上差異,當然不能跟那些起點極高的同學比。
看完這名北大女生的自述后,有網友曬出了身邊人的經歷,表示有個學生也是如此。家庭條件很差卻考上了清華,可只讀一年就精神出現了問題,原因就是被壓力所擊垮了。
可面對同樣的處境,有的學生卻給出了不同答案,同樣是家境貧困考上清華。第一學期是最后一名,可他沒有輕言放棄而是一路迎難而上,最終還獲得了高昂獎學金,不僅如此,他還憑一己之力引起了當地教育局的重視,改變了當地的學習風氣。
【筆者寄語】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這世上從不缺比我們優秀、家境好的人,可關鍵在于學生如何面對此事。這是一個現實問題,解決它最好的方式就是調整心態,直面它并努力提高自己,不跟別人比我們只跟自己比。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