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與比亞迪齊名的它,不甘沉寂

導讀 作者 | 曹安潯在中國汽車史上,誕生了三家著名的民營汽車巨頭:比亞迪、長城汽車、吉利。而今,他們發展各異,命運不一,令人慨嘆。其中...

作者 | 曹安潯

在中國汽車史上,誕生了三家著名的民營汽車巨頭:比亞迪、長城汽車、吉利。而今,他們發展各異,命運不一,令人慨嘆。

其中,作為前兩年A股市值僅次于比亞迪的造車明星,長城汽車如今市值腰斬,銷量與比亞迪、吉利、奇瑞等差距漸大,前11月銷量同比減少11.49%。

長城董事長魏建軍曾于2020年警示長城“命懸一線”,并轉型電動化,但效果不佳。

長城汽車可以說是傳統車企轉型電動的典型代表。在“二次創業”的路上,傳統車企雖有更多造車歷史和資金,但也因為管理理念、供應鏈切換等原因,在轉型之路上陣痛不斷。

12月8日,為了加快轉型步伐,長城汽車進行了一場組織架構大調整,形成坦克+魏牌、歐拉+沙龍、哈弗、長城皮卡四大業務板塊,試圖以此抓住新能源發展的東風,找回曾經的榮光。

轉型不力

長城這次組織調整,最大的變化是,歐拉和沙龍、魏牌和坦克均將采用雙品牌運營的模式,即1套渠道、1.5套組織、2個品牌。

具體來看,坦克和魏牌在組織管理上全面整合,面向高端豪華新能源市場,坦克品牌CEO劉艷釗兼任魏牌CEO;沙龍和歐拉也全面整合,形成專注純電的全新組織,由沙龍品牌CEO文飛擔任沙龍和歐拉雙品牌CEO。

同時對哈弗品牌、長城皮卡進行強化,將投入更多資源,加速電動車轉型。

長城副總裁傅小康表示,長城這次不是簡單的品牌合并邏輯,而是從品牌管理到渠道運營、銷售管理等的體系化調整。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表示:“最近兩年,長城發布了很多新車型,但銷量沒有達到預期。現在為了改善利潤,把一些品牌合并管理,減少成本開支。”

這幾年,長城的轉型沒有濺起多少水花。

乘聯會數據顯示,11月,長城新能源車銷量為1.22萬輛,僅為比亞迪的約6%、吉利的40.32%、長安的49.43%,還低于后起之秀埃安、哪吒、理想、蔚來。

前11月,長城新能源車銷量為12.07萬輛,同比微增5.22%,而比亞迪、吉利、奇瑞、長安,新能源車銷量都翻了至少一倍,同比增速在312.2%—169.3%,連廣汽拆分出的新能源品牌埃安都跑在了長城前面,這對于長城來說,相當于一次越級打擊。

長城曾經引以為傲的凈利潤前三季度同比增速為65.03%,雖然也不差,但相比比亞迪(281%)、長安(130%)的增速,也黯然失色了。

這挺讓人唏噓的。曾經,燃油車時代你追我趕,但到了電動車時代,長城卻逐漸掉隊、跟不上老對手們了。

長城身上最矚目的資本明星光環也暗淡了。

它曾在資本市場炙手可熱,2020一年之內股價飛漲近7倍,一度超越上汽集團,成為A股市值僅次于比亞迪的整車制造企業,最高總市值6446.7億元。

然而,2021年10月底至今,長城股價一路跌落,截至2022年12月16日收盤,長城市值蒸發達3650億元,與比亞迪的差距拉大至5000億元。

從銷售市場到資本市場,長城一度失意、沉寂。而這兩年的轉型、組織架構大調整,可以看做是長城的一次次自救和奮爭,市場也在觀望,魏建軍這位強人能否帶領長城走出低迷。

背水一戰

兩年內,從擴張到收縮,這背后亦折射出長城對市場認知的變化。

這是一場覆蓋經營理念、品牌架構、供應鏈布局的全方位調整,三十而立的長城要重新適應快節奏的新能源市場法則,這一過程雖然痛苦,但熬過來就將為長城打開一片新天地。

魏建軍已經意識到了時間的緊迫。在2022年內部年會中,魏建軍發出警告:“在中國,憑借智能化和電動化換道超車的機會,也只有這三、五年的時間。搶跑的機會只有一次,快,才能保值,慢了就等于貶值。搶占先機,獲取資源,至關重要。”

軍人出身的魏建軍,一旦想明白就精準出擊、全力以赴,這兩年一改保守求穩風格,開始加速推進“大象轉身”。

2022年3月新車發布會上,承載了長城品牌向上重任、以創始人姓氏命名的魏牌,將定位從“高端品牌”轉向“高端新能源品牌”;8月,魏建軍將長城壓箱底的銷量王牌哈弗推向新能源市場,目標是到2025年,哈弗新能源車型銷量占比提升至80%,并于2030年停售燃油車。

2021年發布的長城“2025戰略”顯示,2025年前,長城將推出50余款新能源車型。到2025年,實現全球年銷量400萬輛,其中80%為新能源汽車。為此,2021-2025年,長城將累計投入1000億元用于研發。

這兩年產品推新也更快了,除了去年哈弗三車連發,長城還規劃明年上市18款新車型,以此來完善產品矩陣。

信達證券表示,長城以哈弗混動為突破口,加速新能源領域轉型,拓寬新能源車細分領域產品布局,明年有望迎來產品周期大年。

而規模擴張離不開供應鏈的長期穩定,為此長城積極布局上下游,成立芯動半導體科技,成為國內為數不多自己投建芯片半導體的車企。而長城自研的大禹電池技術,有望將于今年全面應用于長城旗下新能源系列車型。

長城也在試圖找回曾經資本市場上的輝煌,不過這次是通過分拆上市的形式。11月18日,上交所官網顯示,蜂巢能源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得受理。

放眼轉型中的傳統車企,比亞迪、吉利、奇瑞已經在新能源轉型上,越跑越快,留給長城的市場份額和轉型時間漸少。

在組織架構調整之后,長城還需要拿出更多突破性技術和爆款車型,來打開市場,這才是做好一個市場的不變真理,也是重新贏得榮光的必經之路。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