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痛心,臺北故宮公布案發現場視頻,瓷器落地畫面讓臺媒很緊張

導讀自11月2日國民黨爆料臺北故宮國寶文物被損壞,負責人吳密察一直隱匿不報一事后,島內對于臺北故宮以及吳密察的爭議非常大,要求行政部門、...

自11月2日國民黨爆料臺北故宮國寶文物被損壞,負責人吳密察一直隱匿不報一事后,島內對于臺北故宮以及吳密察的爭議非常大,要求行政部門、立法部門組成獨立調查機構,要求吳密察引咎辭職的社會輿論呼聲都非常高。

在此背景下,臺北故宮被迫做出適當的回應以緩解外界的壓力。在這一事件爆出后,臺北故宮曾向島內立法部門上交了一份涉及“明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和“清康熙款暗龍白里小黃瓷碗”如何損壞的初步調查報告,隨后臺北故宮又針對人為破壞“清乾隆青花花卉盤”一事對相關涉事人員做出了處理。不過臺北故宮的這一系列做法,外界似乎并不買賬。

原因很簡單,針對臺北故宮提交的初步調查報道,國民黨方面認為這是涉事方臺北故宮所給出的調查,缺乏客觀性。其二,對于“清乾隆青花花卉盤”被人為破壞的處理,島內民眾也很不買賬,處罰輕得就好像摔破自家碗盤一樣,而且主要負責人、隱匿此事的吳密察分明就是在找人背鍋,逃避責任。

由于臺北故宮文物的價值非常高,涉及的社會面非常大,而且目前的爭議還非常多,在此背景下,島內立法部門終于有了動作。據環球網援引島內媒體的報道稱,11月7日上午,島內立法部門的教育文化委員會前往臺北故宮進行實地考察,經過一系列爭取,臺北故宮首次對外展示了“清康熙款暗龍白里小黃瓷碗”等3件文物如何被破壞的相關視頻。

根據臺北故宮公布的相關監控視頻顯示,在“明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的損壞視頻中,工作人員在拿出這件文物突然時發現損壞,隨后立刻拿起相機進行拍照留檔。

臺北故宮沒有公布“清康熙款暗龍白里小黃瓷碗”相關的視頻,僅僅給出了非常密集的視頻截圖。

讓人心痛的是第三件文物“清乾隆青花花卉盤”損壞的過程。據悉,這個盒子里原本裝有6件文物,一名臺北故宮的工作人員最初從盒中取出了4件文物,但是忘記提醒其他同事盒內還存放有兩件文物,他本人也忘記了將盒子扣上。結果,另一名工作人員以為盒子已經清空,直接把盒子倒過來以修補底面。

修補完后,工作人員打算將盒子放正,但他本人完全沒有注意到盒蓋是打開的狀態。根據臺北故宮公布的視頻顯示,就在這名工作人員翻過盒子的一瞬間,兩件瓷器瞬間就從底部直接滑落。雖然旁邊一名工作人員眼疾手快抱住了一件瓷器,不過“清乾隆青花花卉盤”仍然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根據島內媒體的描述稱,當視頻播放到“清乾隆青花花卉盤”落地畫面時,現場觀看此視頻的媒體都感到非常緊張,畢竟是歷史悠久的國寶文物,就這樣被打破了,令人感到非常痛心。

從臺北故宮公布的視頻分析,“明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確實很像是自然損壞,此前臺北故宮在此前上交的初步調查報告中曾披露了一種可能性,這些瓷器在制造時很有可能就存在瑕疵,只不過隨著歷史年代的推移,最終出現了人為很難預料的自然損壞。但也有可能是此前人為用力按壓鐵箱,導致鐵箱碰到文物,最終導致文物破裂,當下次再開箱時,自然成了破損狀態。不過最值得質疑的是,這些文物價值連城,出了這么大的事,為何吳密察隱匿不報呢?而且還隱匿了一年多的時間,如果不是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爆料的話,恐怕外界根本就不知道此事的存在。

不過“清乾隆青花花卉盤”的墜落過程令人非常心疼,這些文物都是中華民族的文明瑰寶,卻被臺北故宮如此糟蹋,實在是令人太痛心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