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要穩定唯有靠臺灣自我覺醒#
11月8日是美國中期選舉日,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民主、共和兩黨圍繞著中期選舉的選票展開了激烈斗爭。自2020年后,民主黨贏得了白宮以及國會參眾兩院,而共和黨失去了白宮與參議院的主導權,從拜登開始入主白宮至今,共和黨一直鉚足了勁要在此次中期選舉中打一個翻身仗,重新奪回國會的控制權。而對民主黨尤其是拜登來說,如何守住目前在國會的優勢成果是一個主要目標。
不過按照民調態勢看,目前的選情對拜登所在的民主黨非常不利。共和黨拿下眾議院的可能性非常高,民主黨失去眾議院幾乎成了定局。唯一的懸念在參議院,但按照目前的趨勢看,共和黨在參議院的選舉優勢在不斷擴大。
那么在這種背景下,如果真如主流民調所預測的那樣,共和黨在此次中期選舉后控制了國會,取得了立法權,事關中美關系的臺海局勢又會走向何方呢?
據環球網報道稱,11月8日,香港中評社針對中期選舉后臺海局勢走向何方做出了一定的評估。中評社認為,共和黨一旦控制了國會參眾兩院,將給拜登今后兩年的執政道路帶來很大挑戰,美國政壇會加碼操作打“臺灣牌”,進一步推高臺海局勢。
事實上,按照美國國內的體制看,莫說共和黨控制了參眾兩院,即使其最后僅僅控制了眾議院,而民主黨有幸保住了參議院的控制權,恐怕對拜登今后兩年的執政道路都會造成很大的干擾。
眾所周知,目前美國國內的社會現狀呈現出極度分裂,這從特朗普上臺后的社會諸多現狀以及2020美國總統大選的投票結果就可看出。相應地,在美國政壇上,民主、共和兩黨的斗爭也到了一種極化的狀態,尤其是在面對國內議題以及國內政壇問題時,兩黨的表決基本上都是按照所屬黨派進行投票。
所以根據以往的政治慣例以及國內的現狀看,拜登今后在內政問題上恐怕很難再有大的作為,他推進的諸多國內議程,如綠色能源計劃、降低碳排放等會受阻。在此背景下,拜登只能將大部分施政精力逐漸向外交領域轉移。
這也是美國政治的常態,在內政上難以突破進展之時,外交往往是一個突破口。不過選民對外交很不感冒,他們只關心自己的經濟、生活。在美國外交領域的絕大多數議題,尤其是在對華以及臺海問題方面,美國國會兩黨有著高度的一致性。
根據此前的慣例看,在臺海問題上,共和黨與民主黨根本就是一個鼻孔出氣。所以為了能夠在今后的執政中取得更多的成績,同時減少國會的阻礙,拜登政府很有可能會在臺海問題上加碼,而對共和黨來說,其利用國會這一立法平臺也會搞出更多的小動作。
這些小動作可能包括加碼軍售,每一次的對臺軍售,都是對美國國內軍火商的一次利好,而相較于民主黨,共和黨與美國國內軍火商的交往更加緊密。而對拜登來說,軍售可以增加美國的工作崗位,并以此來降低美國的失業率,拜登又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中期選舉后,美國國會兩黨以及拜登政府,很有可能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在內政問題進展無望的背景下,從而加碼在臺海問題的操作力度,加緊干涉中國內政。所以對于中期選舉后的美國,中國應該更加警惕,尤其是在臺海局勢方面,更加預防美國與“臺獨”分子之間的勾結、挑釁。